索引号 | 11330283002980874G/2022-132664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主题分类 | 旅游,文化,体育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文广旅体局(原旅游局) | 发文日期 | 2022-08-22 |
关于区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第0116号提案的答复
陈鸣鸣委员:
感谢您对奉化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宁波市奉化区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创建奉化区“四跨旅游+”模式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在详细分析了我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旅游线路、品牌单一、重大节假日供求矛盾突出和旅游消费人均花费少等问题,在整个“十三五”期间,奉化文旅体发展立足实际、拉高标杆、持续发力,推动“三大转变”:
一、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从保底普惠向全域优质大转变。“十三五”期间,我区公共服务建设方面主要特点是“存量不减,增量有亮点”。区图书馆馆藏达到63.7万册实现全区人均1.2册,人均年观看电影、艺术表演、文博展览9.69次,位居全市第一,每万人拥有文化遗产数0.21,名列全市第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57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15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成功创建浙江省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5年来,送戏下乡1250余场次,送书下乡60000余册,文旅体各类培训50000余人次。总投资约8亿元、建筑面积达7.4万平方米的城市文化中心建成投用,投资5亿多元的体育中心开工建设,322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相继建成,实现全覆盖,成为群众家门口享受文化的主阵地。“全域畅游”服务网络全面升级,建成国家级旅游风景道4条、公路130多公里,旅游交通驿站12个,游步道963公里,新改建旅游厕所49座。
二、文旅产业体系实现从单一业态向深度融合大转变。“十三五”期间,我们充分挖掘工、农、商、体、教等产业的文化基因,做好融合发展文章,吸引力不断增强。大力推进景区品质提升。新增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通过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3个(其中4A级1个,3A级2个)。大力推进业态融合发展。新增国家级休闲业态2个(翡翠湾精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商量岗高山滑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省市级18个。大力推进旅游全域发展。成功创建景区城1个,景区镇10个,景区村172个,省级旅游风情小镇2个(溪口镇、大堰镇),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大堰镇、萧王庙街道)。大力推进民宿增量提质。新增民宿61家,比“十二五”期末翻一番,共计121家,其中等级民宿、客栈14家,白金宿1家(张家大院),切实提升了游客的体验质量。
三、文旅产业经济实现从稳步增长向加速激增大转变。“十三五”期间(除2020年外),我区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增长率均保持两位数,2019年来奉游客突破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68.1亿元,比“十二五”期末分别增长1.73倍和2.27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02% 和20.82%,收入增长已超过宁波平均水平(7.1%),从2018年开始,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指标增幅均高于宁波平均水平,且2018和2019年收入增长速度跃居全市第二。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提升(5.64%,6.12%,6.97%,7.27%),旅游产业地位进一步凸显。2016-2019年,全区住宿业营业额增速均高于宁波平均水平,2019年跃居全市第一。2020年1-11月住宿业下降7.4%,目标与去年持平。
对标对表全区“十三五”文化和旅游发展,客观上还存在一些短板:一是部门协调不足,管理体制有待健全。现行文旅管理体制与高质量发展还不能契合,亟待形成与综合产业(事业)、综合执法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增强部门统筹协调、联动推进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合力;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土地、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落实;文旅创新创业、企业建设等市场体制机制有待落实,市场活力仍需进一步释放。二是资源整合不够,景区功能有待提升。现有文旅产品以生态观光、宗教朝拜为主,度假型、体验型产品亟待丰富创新。滨海岸线、黄贤森林、大堰乡村、剡溪生态等优质文旅资源处于初级开发状态,仍需深入挖掘功能内涵。乡村旅游品质亟待提高,文旅体产业仍然缺乏有效整合,未形成区域性文旅体发展合力。三是文旅IP不精,特色品牌有待凸显。虽然有针对不同客源地市场推行差异化品牌营销战略,(如针对长三角市场,主打“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大美海湾”品牌;针对福建等市场,主打“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品牌;针对港澳台境外市场,主推“蒋氏故里、弥勒圣地”品牌;针对东南亚境外市场,主推“Future City, Future Buddha(未来城,未来佛)”主题;针对“一带一路”境外市场,主推“A Hidden Jade(一个未被发现的宝石)”主题。)但总体来说奉化文旅IP系统性不强,旅游视觉形象还未定性,导致奉化旅游品牌主题不突出,特色不明显。
关于您提到的针对现状建议打造奉化区“四跨旅游+”模式的建议,我们将创新营销方式,做好奉化文化品牌的塑造和推广。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关于您提出的跨区域旅游建议。近年来我们精心策划包装推出微笑宁波、浪漫奉化7+N奉化全域旅游精品旅游线路,推出7条主题旅游线路:名山·祈福禅修之旅、名镇·民国拾梦之旅、名村·野行栖居之旅、名湾·滨海休闲之旅、名花·浪漫风情之旅、名果·采摘品鉴之旅、名食·舌尖上的奉化之旅;N条特色线路:户外运动健身之旅、旅游节事沉浸体验之旅、甬南·山海文化之旅、溪口、天一阁·月湖、慈城古县城人文之旅。同时针对疗休养市场,推出奉化2日、3日和5日的宁波跨区域特色疗休养线路,把宁波天一阁、慈城、东钱湖、宁波前童、象山影视城、四明山等精品景点和奉化溪口的景区景点进行串联,推出有特色有市场的宁波跨区域精品线路,主要是面对国内中远程市场有针对性的进行推广。
二、关于您提出的跨季节旅游建议。根据奉化四季分明,特色明显的特点,我们近年来推出春季10条精品赏花线路、夏季4条避暑纳凉线路,3条秋季登高祈福线路和冬季寻味滑雪特色线路,根据每个季节的特色在不同的对外促销活动、展会推广活动中进行有目的性的营销,同时每年线路中都充分结合了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挖掘,把奉化的美食、酒店、民宿、交通、特产和夜间娱乐项目等进行重点推介。力争把每个季节最好的美食、美景、美宿呈现给游客。
三、关于您提到的跨人群旅游建议。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奉化的桃花、杜鹃花、油茶花、樱花盛开的季节、各乡村旅游基地农场种植的草莓、桑果、猕猴桃、水蜜桃等针对儿童市场推出赏花、采摘、亲子团建等特色家庭自驾线路;利用奉化红色旅游资源、非遗旅游资源针对学生市场推出各类红色旅游研学线路、文化和非遗特色旅游研学线路;针对奉化众多的飞拉达、海洋休闲、漂流和滑雪等特色旅游资源推出适合青年游玩的运动休闲之旅、激情漂流之旅、登山滑雪之旅;针对奉化佛教资源丰富和康养小镇、基地众多的情况,推出适合老年人参与的康养之旅、祈福之旅、禅修之旅等特色线路;针对奉化拓展基地、体验项目比较丰富的情况,对针公司推出适合公司团建的旅游线路等。同时针对这几年疫情比较严重,外地游客进不来的,推出适合本省本地游客市场的浙里好玩、奉化微度假旅游产品,把奉化乡村旅游、特色民宿针对性的进行推广。
四、关于您提到的跨产业旅游建议。近年来,随着游客需求从观光游览向更强的参与互动体验转变,传统旅游更需要在游览中兼具趣味性,旅游休闲元素不断扩大,奉化在全域旅游发展进程及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借助其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特色,依托奉化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物产资源,探索出了一条奉化特色的体验式旅游创新蜕变之路,促进奉化文化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旅游+品牌,品牌化推动传统旅游体验转型发展。文旅融合深度发展下,国家AAAAA旅游景区溪口雪窦山-滕头景区作为奉化传统旅游景区,从旅游行业和游客群体实际需求角度出发,不断优化业态结构、产品结构、服务结构以及市场结构。近年,奉化传统旅游景区文化旅游体验活动丰富多彩,溪口雪窦山景区主推贯穿全年的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季,活动以溪口民国文化为核心,推出民国服饰换装旅拍、美食文化体验、音乐文化体验、读书文化体验、美妆文化体验以及醉美溪口民国风抖音挑战赛等系列活动,增加文旅体验互动,丰富文旅产品元素。滕头生态民俗美食园集合奉化本土美食、宁波周边县市特色小吃、全国各地的“网红”美食的滕头生态民俗美食园为传统滕头景区锦上添花,并在春节期间,组织新春游园、乡村跑马灯、越剧演唱、乡村大舞台等民俗文化展演,完美演绎文旅融合新篇章。通过增加文旅活动延续性、提高文旅活动互动性、提升文旅产品转化力等一系列举措,以传统旅游品牌建设为核心,推动奉化传统旅游体验转型发展。
2、旅游+乡村,多元化促进乡村旅游体验纵深发展。近年来,随着奉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A级景区村庄和“一村一品”特色发展的深入,以及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下,奉化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不断丰富,游客纷至沓来。奉化乡村旅游体验项目琳琅满目,岩头村、金峨村、青云村、马头村等传统村落,可体验不同时期、不同自然社会下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见证奉化悠久的历史传承。张家大院、栖霞山居、花雨醉、奇遇谷、吾居吾宿等一批有情怀、有温度、有特色的民宿,深度体验奉化地域文化和美食,奉化乡村旅游体验上了一抹亮色。此外,翡翠湾海洋公园的蟹笼捕捞、奉化水蜜桃采摘、黄贤森林公园景区的黄贤馒头制作、尚田青农创客的白茶制作等系列农事体验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乡村旅游遍地开花、民宿经济全面发展、农事体验活动丰富的多元化乡村旅游纵深发展模式。
3、旅游+非遗,专业化带动非遗旅游体验探索发展。奉化悠久的历史文明孕育了享誉海内外的红帮裁缝、奉化布龙、奉化吹打、民间绘画、竹木石雕、走书说唱等众多形式的民间艺术,奉化非遗项目量大面广、种类繁多,文旅融合发展下,体验是了解文化的最好方式,奉化非遗旅游体验项目多姿多彩。萧王庙街道棠云村推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古法造纸体验,探究从一棵竹子到一张棠云纸历经砍料、阴料、剖料、腌料、洗料、煮料、捣料、漂浆、打浆、抄纸等72道的造纸工序。此外,借力阿拉非遗汇、弥勒文化节、水蜜桃文化节等奉化各类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对奉化非遗项目进行集中亮相,宣传推介奉化非遗,尤其是奉化布龙已成为各大活动的必有节目。通过专业性、特色性的视角探索非遗文化旅游体验的全新发展。
4、旅游+体育,个性化推进运动旅游体验协同发展。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体育运动氛围为奉化运动旅游发展提供的优渥的条件,从聘任世界游泳冠军汪顺为奉化旅游形象代言人到一年一度的桃花马拉松成为奉化全民的狂欢盛宴,奉化深入构建“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格局,全域范围内运动旅游体验项目绚丽多彩,在传统商量岗高山滑雪项目、大堰运动休闲户外拓展基地、徐凫岩玻璃栈道的基础上,西坞正大马术运动、徐凫岩飞拉达项目等新兴运动旅游休闲项目正逐步进入游客的视线。此外,中国奉化海峡两岸山地桃花马拉松、溪口雪窦山中韩国际登山节等一系列赛事,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参与体验,其中溪口雪窦山中韩国际登山节更是宁波地区唯一的国际性旅游赛事,将奉化运动休闲体验旅游带入了发展高潮,在个性化的“文体+旅游”协同发展中推动奉化旅游无限活力。
5、旅游+工业,产业化带动工业旅游体验突破发展。奉化工业一直是薄弱环节,但随着奉化全域旅游建设的持续推进,近年来奉化旅游+工业项目包装也十分成功。一是爱伊美顺势而为,积极挖掘工业旅游资源,致力于“微改造”的绣花功夫,结合“传统再造”、“体验经济”艺文展演等元素,先后打造爱伊美工业旅游游客中心、红帮文化展示厅、生产工艺展示区及购物区等旅游配套设施,再加上串点成线,成为节假日家庭和团队出游的热门选择。二是奉化吉田智能洁具科技有限公司在2019年被评定为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积极借助工业旅游谋划转型升级跨越发展。通过注重营销,积极与上海、苏州、无锡、杭州等多地旅行社开展各种活动;扩大投资,加快游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特色,面向市场培育多条旅游精品线路,2019年共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0万元。
再次感谢您对奉化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奉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