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002979996P/2023-136041 组配分类 重点工作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3-01-10

2022年第四季度《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字体:【大】 【小】

目标任务

第四季度

完成情况

持续开展“强链纾困助企”专项上门服务活动,推动国家、省市区各级“一揽子”政策应享尽享、应兑尽兑、直达快享,千方百计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振信心、共渡难关。

全区528名“驻企专员”深入812家企业开展强链纾困助企专项上门服务活动,全区驻企专员已累计走访企业23573次,梳理解决疫情防控、土地厂房、人力资源等问题1343个。加大政策宣传和兑现力度,已完成减负降本40.5亿元。

抓好政府专项债券支出进度,力争8月底前全部使用完毕。

通过建立专项债券支出进度预警通报机制、成立专班开展专项督导等方式,不断加快专项债券支出进度,监督债券资金专款专用。截至12月底,2022年三批专项债券35.8亿元支出进度为94.89%。

坚持服务业双倍增目标不动摇,拿出超常规思路、超常规措施,进一步优化细化服务业专项政策,大力开展零地招商,精准盯引服务业重大项目,力争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单季增长36%。

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全年增长32%,四季度单季实现增长45.5%。

持续稳存量、促增量,针对性延链补链强链,扶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第三季度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12个,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32%以上。

预计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48亿元,增速为26.3%,其中第四季度完成制造业投资13.4亿元,与去年持平,第四季度共统计入库千万以上制造业投资项目19个,全年共统计入库千万以上制造业投资项目77个。

分类施策推进城市更新,滚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探索原拆原建、拆改结合的新路子、好经验,从快落实庄山区块各项签约准备工作。

朝阳小区改造已完工;截至1月10日,庄山老旧小区共签约1272户,签约率为84.18%。

庄山老旧小区改造在2023年1月18日结束签约,目前签约率为85%。

系统谋划乡村抱团发展,统筹各项资源要素,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以点带面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2022年,全区283个行政村实现收入59679万元,较上年增长10.8%;实现经营性收入35604万元,较上年增长18.9%;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均已达3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总收入均已达50万元以上;全区133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超50万,占总村数的47%。

创新实施“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的“飞地抱团发展模式”,已有23个村社通过抱团成功购买滨海新区厂房1.6万平方米,预计年收租金280万元,村均增收10万余元。深挖乡村现有资源潜力,大力开展矿山利用、农业种养、农房改造、农旅休闲等乡村振兴项目,大力实施工业厂房、商业用房、蓝领公寓、光伏发电等城市融合发展项目。全区累计排摸出各类发展项目26个,其中光伏项目9个、物业项目15个、农业项目2个,覆盖目标行政村172个,总投资3.58亿元。

今年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莼湖“古亭渔歌“示范带和松岙“红领松溪”示范带已完成创建。

高质高效推进“精特亮”创建,以精品线路为主抓手,加快推进甬临新韵展示线、云上连山风景线建设,抓紧落实浪漫岁月寻芳线、欢乐桃马逐梦线前期工作,做好串珠成链的文章,打造促进城乡一体的美丽通道。

“甬临新韵”展示线累计完成投资10.99亿元,投资完成率97%。

“云上连山”风景线累计完成投资0.86亿元,投资完成率80%。

“浪漫岁月寻芳线”已完成招标并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0.35亿元。

“欢乐桃马逐梦线”已完成招标并开工建设,目前完成投资0.5亿元,投资完成率60%。

深入实施“扩中”“提低”改革,迭代打响“奉优”幸福民生品牌,加快完成新一轮民生同城化实施方案,让人们享有更多“家门口的美好生活”。

60个新一轮高质量民生同城化计划项目总体推进顺利,已完成5项,分别为:职工医保单位生育保险缴费费率、图书流动服务、农村住房改造、农贸市场检测能力提升、基层服务阵地覆盖提升。

坚持就业优先,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群体等就业,高效落实各项援企稳岗政策,用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前三季度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2500人以上。

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群体等就业,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9216人,困难人员就业2455人。高效落实各项援企稳岗政策,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4951万元、一次性留工培训补贴474.5万元,减征失业保险费2300万元,用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推出公益性岗位120个,全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9万人。

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各项国测迎检工作,紧盯“七个周边”全面开展自查整改,进一步加强高素质基层队伍建设,健全基层治理网格体系,强化宣传引导,发动广大民众主动参与、共建共享,推动文明基因深入人心、融入城市血脉。

依托“浙里甬文明”,发动全区各镇街和部门网格开展文明城市检查,不定期进行通报排名,近一月累计发现问题30984个,整改30984个,整改率100%。

高效推进奉安协治、一键报警、外卖快递等系列子场景的建设进度,持续迭代升级数字门牌、浙里惠渔、智慧光伏、护校安园等场景应用,积极向上对接,争取更多国家、省级试点支持。

数字门牌已上线服务端小程序,开通一键报警、精准导航、租房一件事等功能,累计服务10万人次,获省民政厅第二批优秀应用并被《浙江信息》99期刊登。

奉化区“农省心”应用场景获2022年度全省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名单。

“浙里惠渔”渔业产业大脑被评为2022年数字经济系统产业大脑优秀案例。

“智慧光伏”平台迭代升级,打通银行、供电公司、光伏企业和光伏电用户全流程,实现光伏发电高效监管、长效运维,该应用获评浙江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加快推进“两山实践”自然培训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特色镇综合提升工程、箭岭村“零碳”建筑体验馆等项目建设,高标准谋划筹备“全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高端研讨会”“国际生态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论坛”等高层级活动,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多元路径,实现全国领先的制度创新。

“两山实践”自然培训学校1、2、3号楼及景观工程已在12月份已全面完工,并通过验收。生态环境教育品牌打造工程已完成第二轮生物多样性调研,并出具生态多样性最终报告。启动第二届全国论坛(研讨会)准备工作,目前已赴北京商讨研讨会初步框架。

高质高效完成试点“规定动作”,加快推进以信用为核心的多跨场景应用建设,整合协同监管、执法信息、消费者反馈等数据,实现信用评价数据归集、科学研判、智慧监管。重点聚焦网吧、A级景区、品质酒店领域,探索新型监管手段,提升监管实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奉化文旅信用模式。

完成国家文旅部验收所需台账归类、自评自检报告;

系统迭代升级方面已完成40%,具体为驾驶舱20%、数源归集30%、数据贯通50%、上线40%。信用企业端应用已发布第一版;浙政钉监管端应用等待服务器确定后部署递交审核;PC端应用功能补充完善;微信公众号端完成测.

把成功创建省“无废城市”作为新起点,对标提升、补齐短板,努力走出一条“村镇城”联建共享、循环共生的“无废城市”奉化经验,确保通过省级复评。

截至12月底,完成年度指标50项,另有8项由省市排名暂未统计;已完成3项工程建设;已完成59个“无废城市细胞”创建。

深入实施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充分发挥效益综合评价作用,“关停并转”一批低小散乱污危企业,全年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7%、亩均增加值增长8%。

全年累计完成低效高耗整治、淘汰落后产能和“散乱污”企业整治420家,腾出用能1.61万吨标煤、低效用地1977.1亩。印发《奉化区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办法3.0版》,完成689家规上企业和1476家规下企业亩均评价工作。1-10月,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152.25万元/亩,增速-0.46%;亩均增加值266.77万元/亩,增速-0.32%。

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培育发展养老新业态,持续擦亮“为老助餐”服务“金名片”,推动服务扩面提质,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15分钟为老助餐服务一张图”,第三季度完成岳林街道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工程,新增5家标准化老年食堂。

新建成2家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家选址在溪口镇,另外一家是在岳林街道,目前均已完成内部装修并开始试运营。

计划新建20家标准化老年食堂,均已完成建设,经验收后开始运营。

定期开展三地高层联席会议,建立三方合作日常联络机制,在框架协议基础上,谋深谋实具体合作的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事项,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

继续做好与相关镇(街道)、部门、平台对接,紧盯产业平台、交通、医疗等重点方面,深化完善十个“一体化”事项,并积极做好与新昌、嵊州发改部门交流对接,研究可以具体合作的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事项。积极向省市两会建言献策,加强奉新嵊合作推动力度。

加快明确城里厢改造方案、征迁进度,在改造提升中延续奉化文脉、留存城市记忆。

区政府与省交控集团正在签订合作备忘录,预计2023年1月11日完成。省交控集团正计划与区投集团对接方案设计事宜。

高水平打造全国领先、辐射长三角的现代化、数字化渔业中心,推动渔业发展模式重塑、渔民转产增收致富,争取三季度确定项目清单,四季度完成土地出让,明年一季度实质性开工建设。

目前项目已完成备案,历史围填海方案已编制完成并上报资规部门,地勘(初勘)已完成,其中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已编制完成,设计招标预公示已完成。

推动莼湖街道和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持续壮大滨海新区产业基础,优化莼湖街道生活配套,深化交通互联互通,加强要素流动互补。

已委托第三方咨询公司开展产城融合发展研究,目前已形成初步规划方案,启动塘头费家工业地块拆迁,已累计签约31家工业企业拆迁协议。同时为加强两区融合发展谋划了莼湖东环路南延工程、滨海观光大道、行政区块南侧地块、舍辋工业园区腾退等产城融合项目。

通过空间、功能、产业等系统性重塑,利用5到10年时间,滚动式大刀阔斧拆旧建新,实现镇区城市化、乡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今年以大堰镇为先行样板,集中攻坚3年时间,打造10大标志性工程,实现大堰整镇重整。

第四季度,柏坑水库扩容工程已完成坟墓搬迁工作,并启动张家公墓地二期建设;连山快速公路工程完成二期线路的沿线放样、拆迁红线初步确定等前期工作;“两山实践”自然教育中心已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县溪河道整治总体工程全部完成;村域整治行动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场评估30个自然村,2个自然村签约率已达100%,6个自然村签约率超过90%。

深刻汲取各地安全事故经验教训,举一反三加强安全监管全覆盖、全过程、全闭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风险隐患清单化管理、闭环化处置,确保立查立改、动态清零,定期开展“回头看”,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圆满收官,731项工作任务和48个工作目标全部超前完成。“除险保安”常态化推进,实现企业自查、监督检查、隐患按期整改3个100%。前八轮省“除险保安”暗访和省、市平安暗访隐患以及今年挂牌督办的65家重大隐患单位全部整改到位。

时刻保持防汛临战状态,滚动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聚焦涉海涉渔、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山塘水库、城乡易涝点、危旧房、建筑工地、景区景点等重要领域、核心点位,“一点一策”落实度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全面复盘评估“轩岚诺”和“梅花”防御工作,落实整改复盘评估问题清单,按照复盘整改要求,所有隐患问题均已完成整改。

扎实做好学生防溺水、防诈骗、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心理健康等工作,做到学生放假、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放假。

“一环四员”校园风险智控平台全面投入使用,设置各类岗位人员556人,发现处置各类隐患2231处。部署开展学生防欺凌、交通安全日、消防宣传月、平安“三率”宣传等主题活动,发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预警。完成等级平安校园系列评定及年度考核工作。形成儿童安全教育进课堂调研报告,制定实施意见,确定试点学校,开展教材编制前期工作。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确保校园秩序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