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665566439R/2023-135559 组配分类 计划方案 主题分类 财政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区财政局 发文日期 2023-01-09

区财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

字体:【大】 【小】

2022年以来,区财政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从大局出发,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千方百计稳住收入大盘,多措并举兜牢民生底线,多管齐下提升资金绩效,以保稳、提质为目标,努力克服经济增速放缓、财政运行趋紧的局面,在特殊时期大战大考中展现“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2年重点指标完成情况

(一)财政收支执行总体情况

1.财政收入情况。2022年全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07.15亿元,自然口径下降10.7%(剔除留抵退税部分累计完成129.25亿元,同口径增长0.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30亿元,自然口径下降6.6%(剔除留抵退税部分完成80.35亿元,同口径增长2.0%,同口径增幅在全宁波排名第四)。其中税收收入54.52亿元,自然口径下降15.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8.7%。

2.财政支出情况。2022年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07.32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民生支出累计完成80.22亿元,同比增长13.6%,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74.8%。

(二)专项债券争取及使用情况

1.专项债券争取情况。2022年我区共争取到22个项目专项债券35.8亿元(其中3月批16亿元,六月批15.1亿元,十月批4.7亿元),撬动有效投资292.32亿元,专项债券争取额度位列宁波第三,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30亿元专项债券既定目标。

2.专项债券支出情况。通过建立专项债券支出进度预警通报机制、成立专班开展专项督导等方式,对支出进度偏慢的项目,找准项目推进主要障碍重点突破,不断加快专项债券支出进度,监督债券资金专款专用。截至目前,2021年专项债券18.7亿元以及2022年前两批专项债券31.1亿元均已全部支出完毕,支出进度为100%,排名全市第一。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在挖潜增收上狠下功夫,全力拓宽“聚财之道”

1.抓好组织收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完善财政、税务、资规等部门月度联席会议机制,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收入进度,不断加强收入预期管理、动态监控和结构分析,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剔除留抵退税部分同口径增速维持在全宁波大市中上水平。

2.强化惠企落实,加大税源培育力度。一是落细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缓税缓费”政策,全力做好财力保障和退库支持,全年累计完成退、减、缓税(费)41.1亿元,其中累计退还留抵退税22.1亿元;办理制造业中小微缓税13.4亿元;新增减税降费5.6亿元。二是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前提下,加快产业扶持资金兑付,一季度各级各类涉企资金兑付进度达57.66%,二季度达97.35%,兑付进度始终在宁波大市名列前茅,全年我区兑付涉企资金总额8.86亿元,持续增强企业保经营信心。三是创新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出台《奉化区纾困助企融资财政贴息实施细则》,统筹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市场主体贷款贴息,帮助小微企业共渡难关.截至12月底,已发放贴息资金7批合计2818万元,惠及企业1250家,贷款规模达20.3亿元。

3.完善财政体制,激发乡镇经济活力。拟定《新一轮镇(街道)、园区财政管理体制》并以区政府名义予以印发出台,实行“统筹兼顾、分类施策、激励引导、发展优先”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区级财政与镇(街道)、三大园区的财力分配关系,增强镇(街道)自我发展、自求平衡的能力。新增镇(街道)超收奖励办法,逐步形成核定目标、奖励超收的奖励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调动镇(街道)增收节支积极性,激发基层经济发展动力,实现区、镇两级财政可持续发展。

(二)在节支保重上狠下功夫,充分把控“用财之度”

1.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思想,持续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压减非刚性支出,全年“三公”经费下降6.7%。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及时清理、削减无法支出和支出进度偏慢项目,盘活存量资金7.8亿元,确保全年收支平衡。

2.坚持人民群众过好日子思想,助推共富示范先行。一是惠民兜底,克服财力困难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增长和占比,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累计完成19.29亿元,同比增长29.5%;教育支出累计完成14.66亿元,同比增长11.0%;农林水支出9.66亿元,同比增长39.1%,二是惠企纾困,不断加大市场经营主体帮扶纾困力度,积极落实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租金减免政策,截至12月底,共计减免符合条件的承租户105户,减免金额163.31万元。积极落实财政支持稳就业促共富政策,截至12月底,已授信453户,有效授信金额1.85亿元,惠及职工37057人。三是惠农促收,不断促进提升农村农民发展力,1-12月,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支出10.13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支出占比达12.6%。积极申报宁波市农村综合改革支持共富乡村集约创新示范建设试点项目,成功入围并已顺利实施并完成投资额1.5亿元。

(三)在聚力增效上狠下功夫,大力夯实“运行之基”

1.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出台《宁波市奉化区预算绩效管理2022-2023年工作要点》,全面引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出台《奉化区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办法(试行)》、《奉化区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实质性审核实施细则》、《奉化区预算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完善事前绩效管理框架。全年安排事前项目50个项目,涉及金额19.79亿元,目前已核减金额11.27亿元;安排事中项目30个,涉及金额7.40亿元,调减财政资金1.26亿元;安排事后项目10个,涉及资金15.43亿元,其中1个报告获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个报告评价结论被区政府直接采纳,调整政策1项,调减政策补助资金100万每年元,盘活结余资金1200余万元。

2.紧盯重点开展精准监督。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会计监督检查,牢固树立“财经纪律就是刚性约束”的意识,开展“恢复地类”整治工作、财政专项资金“三公开”等专项检查,截至12月底,开展财政监督检查5个,涉及财政资金1.05亿元,收回财政资金1784万元。对照宁波市局专项整治问题清单,落实8项重点任务及42项细化问题,涵盖全区71个部门、12个镇(街道),自查覆盖率100%,自查发现问题8条,涉及金额2.05亿元,已全部整改。

(四)在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全力筑牢“专业之基”

1.开展“流程再造”专项行动。以“财政政策提质增效、财政管理迭代升级、财政保障精准到位”为工作定位,聚焦减少机关“内部循环”、加强部门“上下联动”、抓牢管理“两个重头”,梳理业务职能调整类9项、系统流程优化类17项。推动财政干部定期向上对接、下沉服务等,全年区管领导带队赴上级部门对接25次,在资金和政策争取方面成效显著(如:8月争取到我区入库资产处置收益40%免统筹,免统筹后大约能减少上缴宁波2.8亿元;9月争取到宁波市局对我区困难补助、失业养老等项目区级补助政策,预计补助资金1.05亿元;11月争取到我区前方路和儒江路项目列入宁波项目,计划明年开始实施);下沉部门、乡镇开展常态化业务辅导、绩效评价、日常监管共计1150次,深入基层了解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财政政策和资金精准度。

2.高标准创建模范机关。紧扣“服务”功能,建立健全活动联办、阵地联建、品牌联创“三联”机制,将模范机关创建与打造“聚沙成塔·把薪助力”党建品牌打造统筹谋划,将党建品牌打造与财政队伍建设、财政中心工作等一体推进,培养一流财政队伍,分楼层设置讲政治、争先进等文化长廊,融入品牌建设、党员风采展示、助推共富先行示范、财政管理等内容,打造“党建+财政”特色晾晒墙,创建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同时,以建立基层党支部活力建设长效机制为目标,以创新党建载体、激发党建活力为导向,围绕各支部党建工作和财政业务中的亮点和典型做法加以提炼,通过“一支部一品牌”形式加以展现,着力在创新理念、对标先进、提升本领、锤炼作风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财政”融合推进的新方法和财政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新途径,在全局党建工作和干部管理中起到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有效破解机关党建活动“单一化”、资源“不均衡”等难题,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共赢的工作格局。

3.抓好干部作风建设。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压责任。压紧压实党组织基层党建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基本制度。压紧压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今年党委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督查党建工作5次,专门听取机关党建工作汇报4次。二是梯次培养青年促成长。以“理论学习+导师帮带+压担锻炼”为载体,以“思想站位高、财政业务专、创新能力强”为导向,组建“青年先锋号”学习小组,构建青年干部培养结对帮带机制和定期8090跨岗体验式业务交流机制,常态化开展青年干部谈心谈话和8090理论宣讲,压担式配套制定“1+1+1”目标责任制,为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打造党建交流、业务研讨、政策调研等合作式钻研平台,力促业务能力和理论素养“双提升”。三是增强志愿精神强服务。有效整合在职党员干部组建志愿服务队,按照“有召即应”原则,统筹开展疫情防控、村社结对、文明创建、垃圾分类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今年先后派出100多名干部参加社区“我们的家园”、文明城市创建等多次志愿服务活动,疫情期间,多次在凌晨紧急抽调干部赴各镇(街道)开展流调、采样转运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累计派遣干部78名,开展志愿服务400余人次,志愿时长超2800小时,支援街道达5个、村(社区)超60个,获评战疫先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