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新能源东风 汽配企业驶入“快车道”——探寻我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奥秘
记者 徐琼
近期,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公布,我区的宁波海威汽车零件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欧佩亚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宁波宇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市首位。
记者发现,作为我区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在榜单上十占其三,刷足“存在感”。这背后是,浙江祥晋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海威汽车零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飞达利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借力新能源东风驶入转型升级“快车道”的历程。
在祥晋汽车自动化生产车间内,经过绕线、装配、测试等多项工序后,电机系统里的金属结构件——燃油泄漏控制电磁阀便诞生了。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一块短板到现在批量生产,从传统汽车外饰件转型到铝合金结构件,从成功突破新能源电池壳体总成到如今有条不紊拓展换电站业务,祥晋汽车已经成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要零部件供应商,不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精耕细作”。
宁波海威凭借对新型制造技术的不断研发,从原本油车供应配件的二级供应商到如今成为全球许多新能源车大型工厂的一级供应商。其高压压铸车身一体化技术将原本几十道复杂工艺化繁为简,是有效减轻车身重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车身一次成型的技术飞跃,被誉为“汽车制造革命”的颠覆性技术。“爱折腾”的宁波海威“折腾”成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折腾”出了一条扎根奉化“向外生长”的发展之路。
飞达利恩将企业发展目光聚焦于科技创新,目前高新技术产品约占企业主营收入70%。取得宁波市重大科技成果及科学进步奖的高精度小模数蜗杆轴,销量占国内市场的25%。自主开发的商用车AMT用高速开关电磁阀等产品打破国外垄断,不仅创新结构设计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且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全国新能源汽车持续走热、全市全力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车之城的背景下,我区将新能源产业列入重点发展的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计划内,重点聚焦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四大发展趋势,坚持把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发展主导方向。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面对新能源产业链部分环节缺失、相比先进县市区产业规模偏小等问题,我区以市里出台的《关于加快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车之城的若干意见》《宁波市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若干意见》为基础,积极贯彻落实《奉化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行动方案(2023-2027年)》,实施数改工程,打造以未来工厂为引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新智造企业群体,加快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数智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