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0671U/2023-146676 | 组配分类 | 传染病疫情及防控 | 主题分类 | 卫生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局 | 发文日期 | 2023-10-12 |
认识丙肝
1、什么是丙肝?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肝炎的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丙肝潜伏期为2-26周(平均7周)。
2、隐秘的杀手”——丙肝有多大危害?
大部分丙肝感染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只有少部分感染者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和右季肋部不适或疼痛。
一般有55%-85%的丙肝病毒会发展为慢性感染者,部分慢性感染者会发生肝硬化或肝癌。
3、丙肝的流行
丙肝呈全球流行,不同性别、年龄、种族人群均对丙肝易感。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约有7100万人感染慢性丙肝,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丙肝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我国丙肝感染者约有1000万,每年丙肝新发感染者约有20万人。浙江省丙肝病例报告数位列甲、乙类传染病前五。
4、丙肝是怎么传播的?
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途径传播。
A血液传播包括注射吸毒、不安全的注射、不安全的卫生保健、输入未经筛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以及可导致血液接触的行为,如纹身、穿刺等,都可造成感染。
B性传播是指与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C母婴传播是指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约有4%-7%的可能在怀孕、分娩时将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5、工作和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染
丙肝不会通过母乳、食品或水传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般的接触不会感染丙肝病毒。如:咳嗽、打喷嚏;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公用办公用品以及共同进餐等。
6、如何判断是否感染丙肝病毒?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丙肝病毒抗体和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就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丙肝病毒。
7、哪些人群需要主动筛查丙肝?
(1)注射吸者、有静脉药瘾史者;
(2)男男性行为者;
(3)在感染控制做法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在卫生保健机构接受了收到感染的血液制品或者创伤性操作的人员;
(4)由受到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生下的儿童;
(5)艾滋病毒感染者;
(6)有纹身或者穿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