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变应激为预警 我区“智”解农民工“烦薪事”

记者 郑连乔 通讯员 应玲

“多亏了你们,我们的工资终于拿到手了!”近日,我区一商住项目精装修工程农民工代表任某等向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服务中心、岳林派出所等部门送上锦旗,感谢相关部门联合执法,为71名劳动者讨回了138万元工资款。这也是我区“建筑领域安薪一体化智治系统”在欠薪处置中的又一成功案例。

为规范房地产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发放管理,打造政府、企业、工程项目、农民工共同参与的数字治理模式,去年4月,我区创新开发“建筑领域安薪一体化智治系统”,构建起“事前早预警、事中强监管、事后快处置、信用管全局”的欠薪治理闭环,为持续擦亮“无欠薪”金字招牌注入新的力量。

数字赋能 实时预警

让欠薪“无所遁形”

近日,某年产2000万套化妆品新建项目农民工悉数收到了自己的工资款。9月初,“建筑领域安薪一体化智治系统”通过比对工人考勤和银行流水,对该项目作出了“工资未按期发放预警”,监察员获取信息后第一时间与项目部取得联系,了解到该公司财务人员因病在家休养,导致员工工资未按时发放,涉及7个班组、292名农民工,共计200余万元工资款。考虑到人员多、金额大,监察员迅速赶赴项目现场,协助项目经理安抚员工情绪,同时与财务人员取得联系,明确工资发放日期。

在“建筑领域安薪一体化智治系统”中,记者看到,除了设置有“工资未按期发放预警”外,还具备“工资专户余额不足预警”“工资未足额发放预警”以及“项目停工预警”等功能,帮助监察部门及时发现欠薪隐患,有效实现欠薪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

源头治理 一线化解

让协调“端口前移”

王某是我区某项目木工班组工人。此前,他因做工质量问题被扣了工钱心生不满,冲动行事想去找小包工头理论一番,幸好被工友及时拦下并叫来项目经理。经劝阻后,王某也意识到行为不妥。

项目负责人、劳资专管员等身处项目建设一线,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置劳资纠纷,是劳动关系协调的中坚力量。我区通过“开工第一课”等活动,加强一线劳动关系协调员的培训指导,充分发挥其欠薪处置先行军的作用,将日常劳资纠纷处置端口前移。同时,“建筑领域安薪一体化智治系统”另设有专职调解员,调解项目部未能化解的纠纷案件,解决双方工资金额争议、支付时间争议等问题,从源头上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部门协同 联动处置

让风险“高速化解”

去年5月,溪口某项目木工班组抢工人员李某等6名农民工收到了由“建筑领域安薪一体化智治系统”垫付的24998元工资款,这也是首笔由该系统垫付的工资款。为了让农民工尽快拿到工资款,“建筑领域安薪一体化智治系统”设置有“工资垫付”功能,对欠款人有还款意愿但暂存资金困难的,经劳动监察部门申请,由第三方做担保,金融机构复核后予以快速拨付,确保欠薪问题不蔓延、不发酵。此外,该系统还贯通了“欠薪线索管理”“欠薪案件管理”“案件处置晾晒”“案件结案审核”等功能,形成村(社区)-镇(街道)-区三级联动处置机制,在深化劳动纠纷化解“1+X”机制过程中,凝聚行业主管部门、法院、公安等力量,进一步提升部门联动办案效率。

据了解,“建筑领域安薪一体化智治系统”建设以来,我区的欠薪处置实现了从应激执法到主动预防、从监察直接介入到协管员协调缓冲、从企业资金困局到机构金融纾困、从多部门联动受限到协同作战的转变。截至目前,该系统已入驻项目数219个,注册工人32649人,作出各项预警442个,调解欠薪线索735起,垫付资金17.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