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需求 提升服务品质 方桥“大物业”撬动基层治理新格局
记者 康诗文 通讯员 竺盛涌
交通有序、水质干净、绿树成荫,这是如今方桥街道给人的第一印象。但在2019年初街道成立伊始,辖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薄弱,且因全域被纳入开发、征迁规划,环境卫生存在脏、乱、差等问题。数年间,市容好、村貌新、秩序优、环境美的方桥令人惊喜不已。这一切,得益于街道“大物业”城镇机制管理改革。
2019年,方桥街道按照改革计划,分两期推进实施辖区“大物业”精细化、高效能治理。该项改革被列入区改革创新计划,在全区率先实施,是探索基层治理与社会化、市场化服务相融合的管理机制,为方桥加快建设美好新家园、打造最美宜居环境提供重要支撑。
政企同心合力
专业化队伍显身手
2019年8月,方桥街道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浙江亚太酒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对辖区环境卫生、河道保洁、园林绿化、秩序维护、市政巡查、交通协管、治安联防等方面开展“大物业”管理,直面基层一线、直面广大群众,为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也畅通了政府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大物业”实行后,方桥街道对建成区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大规模市容环境卫生重点项目集中整治行动,整治乱设摊480余处、跨门营业370余处、乱搭乱建160余处、乱停车1050余处。依托“大物业”队伍力量,街道实施“大物业化”,通过专业化队伍、设备和管理,对辖区内环境卫生、街容街貌等实行全天候不间断监控服务。
如今,方桥街道通过构建城镇基层治理新格局,有效解决了多头管理、资源浪费、服务空白等问题,有效治理了市容环境卫生中存在的顽瘴痼疾,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显著增强了社会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升了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加强资源整合
常态化制度见成效
在“大物业”城镇机制管理改革的推动下,方桥街道成立了巡查队伍,承担日常市容环境巡检、维护等任务,确保街道秩序井然;利用现代化保洁机械,导入科学化管理方法,对建成区及周边道路、公厕进行不间断动态保洁,精细化做好绿化养护,定期清理并随时查看路面雨水、污水井,确保清爽美观、雨季不涝;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无人机航拍、车辆定位系统、对讲机定位系统、环卫工人巡检系统,打造全天候数字监控载体。
同时,街道凭借“大物业”建立巡逻队,对工地开展日常巡逻,督促纠正不文明施工行为,杜绝扬尘和工程车滴漏撒情况;对水体进行高频巡视,强化排水口日常监测,定期开展河道清理、水质维持等,确保水质无污染、水面干净;发挥物业专业化力量,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宣传活动,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着力建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
在今年举办“味美浙江·桃香天下”欢乐仲夏蜜桃市集期间,街道安排30名安保人员,每天现场引导和管理车辆进出与停放;安排20名外围保洁员,每天做好市集周边及停车场环境动态保洁,持续清运垃圾,确保了活动安全、稳定、清洁举行。
聚焦百姓关切
精细化管理解难题
由于辖区工地较多,施工噪音扰民是长期困扰街道的问题,曾经,每月投诉高达数十次。“大物业”实行后,综合管理执勤队伍每天开展夜间巡逻,发现违规施工或接到投诉,第一时间上门劝阻,并协调街道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最终解决了这一老大难问题。
稳定的物业员工队伍为建立长效的基层治理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力量。近几年来,“大物业”综合管理执勤队伍,聚焦百姓关切,建立了一支有形象、有素质、有能力的治安联防队伍,他们将人防、技防、物防有效结合,配合公安部门做好治安、维稳等工作。
“大物业”综合管理执勤队伍协助开展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协助处理上级批转、居民投诉的涉及市容市貌环境方面的问题;实行路面12小时有人值岗,协调制止、处理乱停车、损坏路面等行为;全域开展市政设施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各责任单位,使问题及时得到整改;针对建成区、农村公路的路灯,每天开展巡查,及时维护、维修,为居民夜行提供安全保障……
近年来,方桥街道先后获得区全域美丽建设工作考评第一名、区“五水共治”工作考评第一名、市“五水共治”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迎来了温州瑞安、江苏昆山、黑龙江哈尔滨等省内外代表团前来考察,“大物业”城镇机制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正在被不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