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当好领头雁 聚力同心圆 “党建红”绘就“共富美”鲜亮底色

记者 赵雪雁 郑连乔

“得益于‘共富工坊’,‘家门口’就能就业,钱包更鼓了。”“我现在每个月可以增加不少收入,很开心。”“村里发展越来越好,大家的生活也有滋有味。”……如今的奉化,党建优势正转化为共富发展优势,串联起乡村振兴共富链,绘制出“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发展蓝图,一声声来自群众的热切回应,正是共同富裕这张画卷的生动注脚。

“党建+工坊” 赋能共富主动脉

近日,在大堰镇后畈村,村民们言笑晏晏,享受着冬日的闲暇,不远处的高山酵素精品果蔬种植基地里,为新一轮西瓜种植做准备。“依托‘连山农事’共富工坊,我们种植的酵素西瓜今年迎来大丰收,销售了3500箱,1万多公斤,总销售额突破30万元。”后畈村村干部钱华告诉记者,高山酵素西瓜产业不仅让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还带动8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共富的关键在乡村,乡村的振兴靠产业。“连山农事”共富工坊的成立,在后畈村建立起以“酵素农法”为核心,打通农技、人才、市场、农品、金融、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产业链条,因地制宜发展起山区“生态”“绿色”特色经济,带动村庄和村民实现共同富裕。

小小工坊,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样在大堰镇,“堰上阳光”巾帼共富工坊立足于竹林村、东柘山村等7村实际,持续拓展来料加工业务,带领山区妇女走出一条“家门口”的逐富道路;在裘村镇,“渔你一起”共富工坊构建起一条瓦缸烘虾的“生产、加工、销售”全方位产业链,帮助养殖户增收;莼湖街道的“莼菇方舱”共富工坊,开辟了产业带动、就业帮扶、抱团互惠的发展路径;江口街道张村村与企业合作打造“稻田里”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形成了企业和乡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致富模式,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党建引领下的“共富工坊”建设,正成为点燃乡村共富的“新引擎”。

党建联建 走出共富新路径

一条蜿蜒金溪河,串起五村共发展。如今,由西坞街道雷山村、蒋家池头村、税务场村、金峨村、余家坝村组成的“金溪五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抱团共富村。远山如黛,流水潺潺,绿草如毡,景色宜人。近看山下别墅成行,村内环境美如画,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西坞街道通过党建赋能,逐步推动联建各村优势互补、融合共进。构建联建力量、推行联席会议、实行“三张清单”,联合打造了一批优势互补的共富项目,实现了各个组织“一盘棋”、各项工作“一体化”、各类服务“一条龙”。

在建强党建联建纽带的基础上,五村成立强村公司,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模式。以来料加工为切入点,探索构建“坞”里就业增收机制。串联蒋家池头“和美乡愁”、金峨“生态乐游”、税务场“人文奥运”、雷山“古韵农创”等农文禀赋,培育了“金溪五村”旅游观光带,链接游线、布点业态、引流客源,实现乡村“吃住游购”一体化服务。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西坞街道努力通过政策引、本土育、环境留,让“人才外流”变成“人才回流”,集聚人才振兴合力。解锁“跨村任职”新模式,打破“本村人当本村官”的传统模式,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打开工作局面。省级兴村名师、蒋家池头村党支部书记陈伦跨村担任孔峙、康亭两村第一书记,融资2000余万元完成道路改造、河道整治等11个项目,带动村级干部队伍干事热情。实施“能人回归”新计划,广泛排摸适合回村参选任职人选,为村庄建设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创业达人陈四海担任雷山村党支部书记后,村庄发展从“一盘沙”迈向“一盘棋”,网红直播、蓝印花布、乡村民宿等多个产业接连入驻。搭建“人才育苗”新平台,探索实行村集体公司、民营公司联合运营模式,建成“和美乡村”名师工作室、“醉美金峨”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等市级教育平台,让本土就业创业成为潮流。

党建引领 描绘共富新图景

清清渠水绕村庄,绿树成荫花果香。走进萧王庙街道滕头村,绿荫浓浓、碧水涟涟、野鸭游弋、白鸽翔集,村庄内,黑瓦白墙的联排农家房整齐排列,别墅式住宅与高层新型民居房错落有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江南田园美景图映入眼帘。

从“田不平、地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的贫困村,到“口袋富、脑袋富、家家走上幸福路”的“明星村”,滕头村在以傅嘉良、傅企平、傅平均三任村书记为带头人的村党委带领下,秉持“一犁耕到头、创新永不休”的精神,凭借生态立村、科技兴村和第三产业,在不到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断创造着共富奇迹。

“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上海世博会全球唯一入选乡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一项项荣誉见证着滕头村在打造全国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乡村实践样板道路上的步履不停。“一村富不是富,村村富才算富。”2019年初,滕头村整合资源,筹建起乡村振兴学院,帮助省内外学员体悟浙江鲜活的共富经验。如今,滕头乡村振兴学院的影响半径辐射全国。

作为“常青树”,滕头不仅走在前列,还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滕头样板、奉化模式、宁波实践乃至整个浙江共同富裕的经验启示输送到全国,呈现“全域共富”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