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002980874G/2023-148412 组配分类 公共服务 主题分类 旅游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区文广旅体局 发文日期 2023-11-24

栖霞坑村积极探索古道经济

字体:【大】 【小】

“山色四时碧,溪光十里清”。四周青山环绕,一条蜿蜒在古道边的溪流,贯穿整个村落,土屋阡陌,蛙鸣犬吠……颇有《桃花源记》中隐世田园的味道。这里是《四明山志》中记载的“桃花坑”——奉化区溪口镇栖霞坑村。

随着古道徒步兴起,这片隐居之地重新闹猛起来,成为浙东唐诗之路上的网红打卡点。游客慕名而来,踏足古道,寻幽探胜,也给古村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栖霞坑古村把古道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一、唐诗之路火出圈 古道掀起“登山热潮”

秋天,栖霞坑村更多了一份诗意,古道沿线的植被叶子都已经转色,吸引了不少外来游客到这里小憩,感受诗词中的“小桥流水人家”。

沿着路桩指示牌,记者走进了这条“原生态”的健身步道。红色的枫叶、黄色的银杏叶、棕色的梧桐树叶、赭红色的金钱松叶铺满古道。秋风一吹,满地松软的叶子就像一层厚厚的地毯,脚踩在上面沙沙作响。

溪流潺潺,鸟鸣啾啾。栖霞坑古道全长约16公里,起点位于奉化区溪口镇栖霞坑村。这条被誉为宁波唐诗之路的古道犹如一条珍珠项链串联起栖霞坑村、唐田村、壶潭村等大大小小村落、文化遗迹和户外运动场所。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位于乌岩岭的“黄金古道”。长达一公里的步道上,落满了金黄的松针叶,犹如黄金满地。随处可见驻足打卡拍照的驴友。

二、步道盘活乡村经济 农家乐生意火爆

到村里徒步的驴友开始增多,人气也越来越旺。栖霞坑村党支部书记王国龙说:“‘古道经济’给我们村庄带来了新气象和新方向,我们也鼓励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增收。”

面对缕缕吹起的秋风,沿线村庄里的村民纷纷“动”了起来,从村口到村尾,一路上的水果摊、小吃摊供不应求。

蔬菜是自家种的,笋干是自己晒的,南瓜馒头也是纯天然发酵的,鸡、鸭都是农户养的,原材料绿色健康,游客吃着也放心。谈起了自家的特色菜肴,村民汪雅秀滔滔不绝。

栖霞坑古道还连接着奉化壶潭村、余姚唐田村。随着登山者的不断增多,沿途可以看到不少农户热热闹闹地卖起了农产品。村民们的生活因为这条步道越过越红火。

三、老屋解锁新“潜能” 民宿成古村新引擎

2014年,栖霞坑村引进了首家民宿,由村里闲置的学校修缮改造而成,保留了很多学校的元素,取名为“栖霞山居”。从此村里多了一个热门打卡点。每逢节假日,十多个房间供不应求。这两年,村里又陆续引入妙夏民宿、晚枫民宿、植蕨民宿。昔日无人问津的农家小院,通过改造成为宾客络绎不绝的“网红打卡地”。栖霞坑村成功变身“民宿村”。

民宿的兴起,为农村聚集了人气,也盘活了村里闲置房屋资源。村里的闲置发电房被改造成了一家喜蕃农乡野田园共富餐厅,侧面连着酒吧和咖啡馆,独特的设计使其成为村里最亮眼的建筑。

四、青年艺术家入驻 “新村民”带来新气象

随着村里民宿、餐厅、咖啡馆等设施投入运营,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来村里就业和生活,让原本的“空心村”有了活力。

王国龙告诉记者,“栖霞坑村近年来常住人口非但不减,还增加了约30人。除了回村里办农家乐的村民,还有不少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有的应聘民宿管家,有的做餐厅大厨,还有兼职水电工的画家以及做咖啡师的艺术家,其中不乏来自山东、福建、广西、广东等地的外乡人。”

栖霞坑古道让曾经的“秘境小村”如今声名鹊起,一下成了“网红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栖霞坑村旅游产业不断向上向好,日接待游客量最多一天达到3500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余万元,旅游类带动收入100余万元。“看得见”的村集体经济,“摸得着”的共享幸福,让小山村越来越红火。就在10月底,栖霞坑村成功获评宁波市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村。

因为环浙步道,这座古村改变正在发生。栖霞坑古道成了环浙步道珍珠链上的一颗明珠,改变着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也获得了各地驴友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这得益于奉化的健身步道建设。2015年起,奉化开始大手笔建设健身步道,3年投入3020万,建成了963.5公里的健身步道,位居全省各区县(市)步道总长度、智能度之最。其中,列入环浙步道的健身步道里程数达到327.19公里,其中省级主线的有99.19公里,市级线的124公里、县域线104公里。

总有人调侃,奉化人的周末“不是在健身步道上,就是在去健身步道的路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越来越多。来自奉化体育部门的最新统计,每年奉化的步道吸引了超过1015.08万人次(其中步道活动吸引100万人次左右)的游客前来打卡,各类步道赛事的举办,拉动了奉化区住宿业、餐饮业、旅游业等经济消费,特别是促进了步道沿线村的集体收入以及村民收入的提质增效,赛事活动已经成为体育消费的新载体。据文旅部门不完全统计,奉化全区每年通过步道促进旅游消费已超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