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姆渡文化四期延续至唐宋时期 奉化陈王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完成
记者 赵雪雁 王林威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获悉,我区一处史前文化遗址——陈王遗址完成考古发掘工作。其中发现良渚文化墓葬22处,是目前宁波地区良渚文化墓葬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次发现。
陈王遗址位于方桥街道陈王村南,东距奉化江支流东江约1公里。遗址分为南、北两个片区,面积分别为3400平方米和4400平方米。奉化博物馆(区文保所)副馆长张牵牛告诉记者,2022年年底,该地块进行考古前置工作,区文保所对该地块进行调查勘探后发现,该地块有史前地下陶片及其他文物。2023年2月至8月,经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批准,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联合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对该遗址实施了2500平方米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据悉,遗址海拔2.25米,堆积深度约1.6至2米,自上至下可分为6个层位。清理遗迹现象77处,出土小件标本600余件。出土遗存年代由早至晚分别为河姆渡文化四期(距今5600年至5300年)、良渚文化、战国时期、汉六朝、唐宋时期,以史前时期遗存为主,时间前后跨度长达4000余年。其中,河姆渡文化四期遗迹现象发现有土台、墓葬、木构窖穴、木构护栏、灰坑、灰沟等。出土陶器主要有釜、鼎、豆、罐、器盖、支脚等,石器有石锛、石犁、砺石等。良渚文化时期房址为单间或多间地面式建筑,由数段基槽和柱洞组成,平面形状为圆形或近长方形。战国时期文化层被汉六朝时期人类活动破坏,仅发现少量原始瓷盅、杯和印纹硬陶罐、坛残片。汉六朝时期遗迹有房址、墓葬、灰坑等,遗物主要为陶、瓷器和砖瓦类建筑构件。唐宋时期的器物以青瓷为主,有少量白瓷。
本次发掘表明,陈王遗址出土遗存丰富,时代特征明确,是奉化江流域发现的又一处典型平原低地聚落址。张牵牛告诉记者,方桥街道是我区乃至宁波市内古遗址非常集中的区域,此次挖掘的陈王遗址与先前挖掘的下王渡、何家、顾家庄三个遗址属同时期、同类型。该遗址出土考古材料对于构建区域文化发展脉络和研究聚落变迁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