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 区融媒体中心推进“融媒+服务”互融互嵌赋能基层治理
记者 袁伟鑫
日前,岳林街道迎恩未来社区上榜省级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优秀案例,标志着由区融媒体中心承建的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区融媒体中心积极探索“融媒+服务”新业态,拓展主流媒体生态圈,以数智赋能基层治理拓展纵深业态,进一步推动融媒产业跨越式发展。
助推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
未来社区创建工作自启动以来,以区融媒体中心为主体实施了南溪、青云、金钟、长汀、迎恩等多个未来社区数字化平台建设,并以全域智慧服务平台这一区级平台为核心,实现一个数字底座,落地N个应用,融合治理端、服务端、运营端“三端”入口,具备兼容、可靠、安全的基层数据治理和应用集成能力。
以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为切入点,区融媒体中心在“家门口”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持续升级打造全域智慧服务平台服务端小程序“奉化|家门口”,以区级平台为统筹,整合包括未来社区在内的全区各镇(街道)数字化平台。除了打造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治理场景、交通场景、服务场景等“九大场景”,区融媒体中心还因地制宜打造了社区特色应用,推出“新闻+政务+服务+商业”新模式,不仅赋能未来社区“九大场景”精准落地,也满足其他社区的数字化综合服务需求。目前,“奉化|家门口”已整合全区各镇(街道)48个社区的数字化窗口,可提供100多种类型服务。在2023首届全国媒体融合项目创新孵化营上,“奉化|家门口”多跨场景应用获得(全国)媒体融合优秀创新项目,并进行现场交流展示。
此外,区融媒体中心同步推进基层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铺设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及社区光缆专网800余条,为基层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服务提供硬件基础,完善构建“党务、政务、服务、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打通应急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
“浙江省气象台继续发布低温报告,目前强寒潮已经影响我省……”近期,寒潮天气来势汹汹,我区各镇(街道)的农村村民均能通过设在村内的应急广播及时了解最新的天气预警。
近年来,区融媒体中心深融接轨社会治理,依托融媒矩阵平台资源,不断挖掘主流舆论阵地和综合服务平台等优势,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作为全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的具体工作之一,打通应急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区融媒体中心通过数字化、智慧化赋能,搭建区、镇、村三级应急广播平台和传输网络,打造应急广播数字驾驶舱,并按照“每个行政村2路、20户以上自然村至少1路双向智能终端,兼顾覆盖218个地质灾害点”的建设标准,建设双向智能终端900余路,辐射全区12个镇(街道)273个行政村、311个自然村,全面实现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联动。
今年1至11月,我区已通过应急广播发布天气预警、森林防火、公益宣传等内容495条次,累计时长49.9个小时。
赋能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
近年来,区融媒体中心以广电网络和广电基建平台为依托,参与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建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从2020年起,区融媒体中心以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为契机,负责我区平安校园智慧安防平台项目搭建,完成区教育局安全防控信息平台和全区142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防系统建设,包括访客登记查验信息管理系统、校园出入口智能抓拍系统、校园重点部位视频监控联网、校园出入口人车通行控制系统及防冲撞装置。该系统依托AI智能识别、图像分析算法等技术,实时预警校内及校园周边和重点场所风险隐患,进一步提升校园周边事前感知能力,将风险降到最低,极大完善了我区校园智能安全防控体系。
同时,区融媒体中心积极参与全区全域范围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投入400余万元,铺设一张覆盖全区各农村路口、药店、诊所的视频摄像万兆专网,建成一个拥有4000T存储容量的视频摄像云存储平台,架设视频摄像前端设备4000路,并横向协同公安、市场监管、医疗等多个职能部门,与治安视频摄像系统互为补充,成为遏制违法犯罪、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区融媒体中心围绕“融媒+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服务范围,贯通政府信息资源,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拓展传媒产业空间,取得了初步成效。未来还将通过挖掘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为市民提供多元化服务,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