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665566439R/2023-150099 | 组配分类 | 专项经费 | 主题分类 | 财政综合类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财政局 | 发文日期 | 2023-02-01 |
2021年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组织架构
宁波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奉化分局(以下简称“区资规局”)内设办公室、财务与审计科、组织人事科、法规监察科、调查确权登记与测绘科、所有者权益与开发利用科、国土空间规划科、用途管制与行政审批科、生态修复与耕地保护科、地矿科、林业与海洋科、奉化森林警察大队等12个科室。
2021年度,区资规局及其下属单位编制控制数450名,其中行政编制25名,参公编制 51名,事业编制128名,编外用工控制数246名。
截止2021年底,区资规局及其下属单位实有职工418名,其中行政人员22名,参公人员41名,事业人员122名,编外人员233名。
(二)部门主要职能
根据《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辖区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区资规局的主要职责情况如下:(1)依法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2)负责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3)承担具体建设项目供地、国有土地资产处置和储备工作,指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4)参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城市发展战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参与划定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5)负责行政审批集中办理和相关审批事项的报批工作,负责实施本区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6)拟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并监督实施,承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相关工作。(7)承担地质调查管理、矿产地质监测与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等。
二、部门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和具体使用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规模和使用方向
2021年,区资规局(含执法大队)预算153091.13万元,其中年初预算安排68163.53万元,上级转移支付9231.78万元,年中追加75695.82万元。实际支出147245.25万元,结余5845.88万元。
各下属单位预算合计42516.44万元,其中年初预算安排24883.65万元,上级转移支付851万元,年中追加16781.79万元。实际支出40549.01万元,结余1967.43万元。
(二)基本支出
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办公经费,其中局本级“三公经费”2021年预算数20.70万元,实际支出8.00万元,预算执行率为40%。2019-2021年,局本级“三公经费”实际支出分别为11.6万元、9.25万元、8.00万元,呈逐年递减态势。
(三)项目支出
全年项目支出金额140301.07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6%。
(四)政府采购相关情况
2021年,区资规局计划采购项目37个,采购预算总额4524.40万元,实际完成采购37个项目,采购金额为3525.94万元。
三、2021年重点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
2021年,根据区委区政府下达的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区资规局重点工作任务共分为8大类,详细内容及完成情况见附表一。
四、部门工作成效及绩效评价结论
(一)部门工作主要成效
2021年,区资规局对标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完成招拍挂出让土地63宗,出让面积2349.7亩,出让金总额189.4亿元;共争取到20批2927亩地方规划指标使用额度,其中新增2378亩,耕地1929亩;发布土地征收启动公告357份,征收面积301.06公顷。
根据省市关于“三区三线”划定试点工作部署,已提交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第二轮试划方案。完成尚桥火车站配套工程、区殡仪馆、金海路南侧小学、仁湖公园艺术教育基地项目等28个重点项目的控规局部调整,共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核发88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92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49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208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9件。
完成全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大排查;实现全区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零发生,且相较往年,过火森林面积、受害森林面积等都呈下降态势。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系列重要批示精神,着力加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管控,积极推进“恢复地类”复耕整治工作,全区复耕整治工作完成区级验收42227亩。
(二)绩效评价结论
根据2021年度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局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绩效评价工作组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进行了评价打分和分析。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得分为82.63分,等级为“良好”,具体见附件二。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临时用地管理缺位,企业经营占用临时用地情况较为严重
根据相关规定,临时用地仅可在工程建设施工时临时使用,不可变更用途。区资规局下属自然资源行政执法大队及各基层自然资源规划所负责临时用地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但评价小组通过调查访谈得知,2021年,区住建局对全区建材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全区114家建材加工企业中,有30家占用临时用地开展经营活动,占比26.32%,主要集中在方桥、莼湖、尚田等街道。
截至2021年底,区资规局下属自然资源和基层所职工84人(其中方桥、莼湖和尚田所共计职工21人),安排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合计1428.1万元,执法力量及经费均较为充足。但未准确掌握我区临时用地存在的违规占用情况并进行处置,直到区住建局对建材企业进行检查时才得以发现,造成违规企业数量已达一定规模,给后续处置带来极大困难。
(二)区委、区政府部分重点工作未能如期高质量完成
通过对比区委、区政府的任务清单和区资规局完成清单,发现以下重点工作未能如期完成:
1、舍辋村净斗矿地综合利用暨废弃矿山治理项目的挂牌出让未完成。截止2021年底,该项目仅完成联合踏勘、环境评价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矿区范围论证、地质报告、储量报告和施工设计等前期工作,未能如期完成挂牌出让。项目进度缓慢的原因一是属地街道征地、征山等前期工作推进较为缓慢,二是区资规局在联合踏勘、施工设计等环节的督促推动力度不够,导致项目整体实施滞后。截止评价日,该项目仍在省自然资源厅审批阶段,未完成挂牌出让。
2、耕地垦造(耕地后备资源开垦,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治理)计划完成2300亩、实际完成110亩;建设用地复垦计划300亩,实际完成122亩等。造成问题的原因一是政策处理难度较大、后备垦造资源逐年减少、上级主管部门整治验收标准提高,造成土地整治难度提升,延缓项目推进。二是经了解,在整治难度逐年提高且垦造耕地整治与各镇(街道)建设用地指标不挂钩的情况下,各镇(街道)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已经不高。但区资规局为完成耕地垦造任务指标,每年仍上报大量的计划任务数,造成计划数脱离实际,项目完成难度较大。
(三)不动产登记、农房登记确权存在的问题
1、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改革创新成效亟需放大。据统计,2021年我区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平台共受理46417件不动产登记,在宁波大市排名第9,因我区不动产登记存在基础数据质量较差、网办手续繁琐、群众接受度不高等原因,导致其中一手房、二手房网办总数为272件,网办率仅为0.3%。评价组实地走访线下办理窗口时同样发现,不动产登记窗口相比其他窗口排队现象较为严重。据统计,2016年以来区资规局先后在信息化平台设备建设、系统升级、日常运维等方面投入资金300.38万元,但网办的宣传推广工作效果不明显,大量群众从安全性、便利性角度考虑仍习惯于通过线下窗口进行不动产登记办理,线上网办作用未充分发挥,资金投入虽然在一窗平台、多事项联办和电子证书等方面有一定效果,但线上网办的整体绩效还不够高。
2、农房确权登记工作推进缓慢。2019年,区农房确权登记任务数12892件,至2021年底,共计发放确权证书8144件,完成比例仅为63.17%。造成工作推进缓慢的原因一是面积差异问题。由于当初土地面积登记时为手工丈量,与现在精密测绘存在面积差异,部分重新测量后面积变少的老百姓不愿更正登记,影响确权登记工作进度。二是由于奉化多年来未进行宅基地审批造成存在大量的拆翻建情况,导致农房测绘外协单位在红线划定过程中存在划分错误的情况,与区资规局抽查的权调结果存在出入,导致权调审核推进较为缓慢。针对红线划分错误的测绘项目,区资规局已根据合同约定扣减相应测绘费用。
(四)供而未用土地存量较多,消化进展不顺
截止2021年底,全区尚有供而未用土地29宗、1811亩,其中住宅项目14宗、960亩;商业项目4宗、225亩;工业项目10宗、489亩;科教项目1宗、137亩。存量土地消化较慢的原因是项目计划变动因素较多,如城市规划调整、市场环境影响、企业投资意向变化等因素导致项目迟迟无法落地甚至取消,进而造成土地供而未用。
(五)征地工作规范性有待提升
评价小组实地查阅资料发现,区资规局征地报件材料存在被宁波征地系统退回的情况,部分材料存在涂改、填报不规范等问题,如锦屏街道五号地块-1集体土地使用权调查表中填表时间存在涂改;方桥街道中心岛片区拆迁安置房项目司徒忠方的协议由儿子代签,且未提供委托书等。征地工作流程较长、程序复杂,区资规局需进一步规范流程,对征地上报材料加强审查把关,并加强对相关经办人员的业务指导。
(六)国土空间规划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评价组走访了解到,上级下达的国土空间规划政策与上一轮总规、土规政策变化较大,对相关单位而言政策理解难度较大,项目推进或对接工作的难度增加,区资规局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减轻相关部门政策学习成本。
(七)部分专项资金兑付缓慢,预算执行率偏低
1、《奉化区耕地保护资金管理办法》(奉政发[2020]52号)第十条规定,补偿资金原则上在次年的第一季度拨付到位,但区资规局2020年补偿资金于2021年8月9日才下拨,晚于规定时间5个月。
2、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资金2021年安排预算20289.4万元,因上级政策调整,三调数据库没有下发,项目未能及时报备导致资金未能及时拨付,实际支出15850.26万元,预算执行率为78%。
六、建议
(一)加强临时用地监督管理,摸清全区临时用地占用情况底数,明确后续处置措施,逐步解决现有的企业违规占用临时用地问题,同时加强动态巡查监管,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二)加强各方协调沟通,及时督促各镇(街道)加快项目实施进度,通过项目协调会等方式及时疏通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同时,科学评估全区耕地垦造资源,合理确定年度任务目标,加强对基层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合理合规使用。
(三)加强各部门协调,在集中开展农村宅基地及住房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和确权登记发证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健全长效机制,逐步将农房确权登记工作向常态化不动产登记转变。充分利用好“一窗受理”系统,强化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平台作用,做好平台推广与培训工作,确保信息化红利全民共享。
(四)加快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处置、做好进一步梳理分析,通过收回超期土地使用权等方式加快历史积案的清理。
(五)规范征地工作实施流程,加强干部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关键岗位职工业务素质。完善干部考核机制,树立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
(六)强化关联性较强的领域、项目等相关政策的统筹整合,同时做好新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降低相关部门学习难度,确保政策内容及时准确落实。
(七)加强部门预算编制管理,科学精准测算项目年度资金需求,在确保资金拨付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快拨付进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