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742197906J/2023-136879 | 组配分类 | 计划方案 | 主题分类 | 机械制造与重工业,轻工纺织,化工,信息产业(含电信)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发文日期 | 2023-02-10 |
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突出“五个聚力”、实现“五个加快”,坚持不懈,全面锻造硬核实力,推动工业经济破局起势,助力宁波市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
(一)聚力产业强链,挖掘新增量,加快扭转工业运行颓势。一是实施先进制造业投资攻坚行动。聚焦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和产业链强链延链项目,实施“谋划招引一批、前期开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四个一批项目,强化困难问题闭环管理机制,推进谋划项目转前期、开工项目抓落地、在建项目促进度、竣工项目见成效。提早排摸,主动服务明年上半年内可以竣工投产的工业项目。二是强化产业链重大项目招引。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环节,瞄准头部企业,加快推进经济智治平台建设,编制产业地图、招商地图,优化大招商机制,引培、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改变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级。三是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围绕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加强供需对接,畅通供应链上下游,着力提升主导产业本地配套率和本地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办好“奉化好物”推荐活动,指导企业入驻政采云和网上超市,举办线下对接活动等。
(二)聚力数字赋能,壮大核心产业,加快打造新智造高地。一是跟踪排摸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拟定《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深化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鼓励各地各部门和平台积极引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断增加数字经济企业数量、提升产业质量。二是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拟定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专项政策,加强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多个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等智能制造项目建设,打造试点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动细分行业数字化水平。三是数字经济系统建设赋能新业态。继续围绕“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和重大应用项目建设两条主线,大力推动各类重大应用贯通落地。积极推进经济智治平台、气动产业大脑建设、“浙里甬惠渔”、水蜜桃产业大脑等重大应用建设。
(三)聚力树强扶优,优化培育机制,加快打造优质企业梯队。一是大力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系列政策,加大单项冠军培育力度,力争有更多企业成为市级、省级、国家级单项冠军。二是体系化开展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建立分级分层分类、动态跟踪管理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推动更多有基础、有潜力的企业进入国家、省、宁波市榜单。三是持续推进小升规。更新完善全区“小升规”培育对象企业信息库,切实做好“小升规”培育对象企业的数据报送、运行监测和情况分析等工作。
(四)聚力提质增效,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产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一是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坚持 “控增量、清存量、提质量”和“点、线、面”联动,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实施淘汰落后、创新强工、招大引强、质量提升四大攻坚行动。将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提升和小微园区建设作为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突破口,结合亩均论英雄评价结果,合理应用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综合采用全部拆除式改造、梳理式改造、管理提升式改造等多种方式,依法有序推进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提升和小微园区建设。二是持续推进绿色发展。严格落实“双碳”目标,科学编制《奉化区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制定完善制造业领域碳达峰指标体系及相关政策措施,努力实现碳达峰和工业高质量发展双赢目标。支持企业加快绿色化改造,推动企业减碳增效、低碳转型。
(五)聚力企业服务,打通政策宣贯,加快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一是优化完善企服工作体系。进一步整合驻企专员、公共服务平台、省“企业码”平台等企业服务资源要素,扎实推进区企业“最多跑一地”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精准开展服务企业工作,保质保量协调解决企业各类困难问题,最终形成企服工作闭环。二是加大政策宣贯力度。依托8718平台,通过“企业码”平台、“帮企大厅”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短信等多渠道推送政策,持续举办政策宣讲线下活动和线上政策直播活动,进一步加大政策宣贯力度。三是开展“企业管理提升行动”。积极推广先进管理理念、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通过开展企业管理星级评价、加强学习培训交流、推动管理先进经验分享等举措,不断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四是持续开展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工作。在严格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协调相关部门合理设置通行证办理流程,对接各镇(街道)开发区落实管控举措,帮助企业应办尽办。扩大闭环生产企业范围,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为更多企业开展闭环生产创造有利条件。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培训、应急演练等,确保闭环生产工作机制高效运转,各项防控举措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