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创新教育模式 营造体育氛围 体教融合夯实青少年健康成长之基

记者 沈晓萍 通讯员 乌雯雯 张晓军

青少年体质健康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区教育局联合区文广旅体局,以政策为支撑、校园为基础、赛事为带动、品牌为特色,探索深化体教融合新模式,在打造传统体育特色学校、输送青年优秀运动员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聚焦体育教育

彰显体育特色

近年来,在“一校一品”学校体育模式下,我区体育特色学校如春日红花般逐一绽放。

“我们利用大课间、体育课、延时服务等时段,开展不同层级赛事,营造‘月月有赛事,季季都精彩’的良好氛围。”区教育局普教科科长樊欣军表示,特别是在“双减”政策落地后,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柔道、拳击等一项项形式丰富的体育运动在各中小学校落地推广,形成特色。

与此同时,区教育局、区文广旅体局以学校体育课堂为平台,链接社区、俱乐部、协会等社会资源,将舞龙、围棋等传统体育项目引进校园。2021年起,我区开始创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共有20所学校入选成为第一批区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培养体育人才

营造体育氛围

畅通体育、教育资源的共享渠道,是体教融合的重要内容。区教育局聘请体育部门优秀教练员指导学生正确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在区文广旅体局体育管理中心联系下,连续2年邀请宁波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来我区开展暑假集训,提高运动员专业水平。此外,我区积极拓宽向上输送渠道,优化体育特长生招生机制,一批批专业性学校运动队队员在市运动会、省运动会等大赛上崭露锋芒,连获佳绩。

根据市教育局统一安排,从2023年1月16日起,我区恢复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基础上,区教育局继续开放12个镇(街道)共27所学校的体育场地,保证我区所有镇(街道)体育场地开放全覆盖,更好满足社会公众对体育运动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经验做法,深化体教融合,继续推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营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保障学生充足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