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0671U/2023-137044 | 组配分类 | 计划方案 | 主题分类 | 卫生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局 | 发文日期 | 2023-02-15 |
奉化区卫生健康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思路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十四五”纵深推进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开局起步之年,区卫生健康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人民至上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疫情防控、共同富裕特色区建设、数字化改革和健康奉化建设为主线,强化“奉有善育”“奉有健康”两大品牌建设,以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为目标,狠抓重点改革发展任务,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一年来,系统党的建设持续推进。不断深化“奉医红”党建品牌。强化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全年发展党员43名,其中高知群体14名。实施“红色政治铸魂、红色堡垒加固、红色示范引领和红色品牌赋能”四大工程,优化拓展“医社共建”项目,全年服务居民700多人次;优化拓展活动载体,开展军事国防教育、廉政警示教育、红细胞党员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共计102场次,典型案例入选区直机关党建“十大书记项目”。开展作风整治年行动。实施“党建统领、作风先行,锻造一流卫健铁军”专项行动,高质量开展“政治理论大学习、上下贯通破难题、竞跑竞绩争进位、青年干部大讲堂、激浊扬清正风纪”五大活动,建立作风考核评价体系、“末位淘汰”工作机制。实施“五问五破争一流、六比六严攀新高”机关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持续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出台《关于纵深推进清廉医院建设的实施方案》,健全清廉建设指数评价体系。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同质同标问题专项治理”、“无红包医院”创建等提质行动,聚焦设备采购、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打造党风廉政应用场景,启动实施“数字化监督”应用工程,推动公权力运行阳光透明。2022年,2个项目纳入区纪委项目化监督选题,1家医院荣获“全市清廉建设典型基层单位”称号。
一年来,疫情防控交出高分报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根据病毒变异特点和疫情形势变化不断动态优化调整防控策略措施。打赢打好疫情阻击战,第一时间组织发动医务人员奔赴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点等防疫一线,快速、稳妥处置奉化“410”“501”等多起本土疫情,圆满完成上海、台州及周边县市区的疫情防控支援任务。全力夯实“七大机制”,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到公卫人员“人人会流调”,累计管理本地密接次密接4000余名;实现卫技人员“人人会采样”,全区核酸采样能力从2万人次/日提升至30万人次/日;核酸检测基地建成投用,日检测能力达到50万人次/日,累计完成重点人群核酸检测3771.69万人次;滨海健康驿站作为首个市级统筹隔离点发挥“硬核作用”。持续强化群体免疫,全力推进加强针、序贯接种和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全年18岁以上加强覆盖率83.66%,60岁以上第一针接种率93.84%、第二针接种率87.23%,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牢牢抓住抓好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把各项救治工作扎实做到位。推进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建设,400张新冠定点医院床位投入使用。加快加大医疗机构整合腾空力度,将全区医疗资源集中到发热门诊、急诊和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医疗救治上来,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
一年来,健康奉化建设倍速推进。高站位推进健康奉化建设。推进健康奉化24个专项行动落地见效,完善健康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和多部门协商机制,全力打好健康浙江考核“争先进位战”,连续4年获评优秀等次。启动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积极构建创建网络,探索实施“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组织健康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开展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大力推进健康场所建设,1户家庭获省健康家庭大奖赛二等奖、宁波市健康家庭大奖赛一等奖。90%以上创建工作指标提前完成。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卫生创建工作,新创建省卫生村37个,实现省卫生村全覆盖,创建省健康村131个;稳步推进病媒生物防制,江口、萧王庙、裘村等3个镇街道实现病媒生物控制水平B级达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有序推进,2022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9.3%,较2021年提升3.5个百分点。持续抓好重大传染病和重大慢病防治。继续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霍乱、登革热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圆满完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动态资料收集工作。完善结核病“一站式”结报系统建设,实施肺结核传染期免费住院隔离治疗。启动城市癌症早诊早治,完成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20632人、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1608人、癌症早诊早治400人、重点人群慢阻肺筛查4329人。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开设全区首个精神专科门诊,由市康宁医院精神科专家坐诊,提供高水平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
一年来,“医学高地”建设借势蓄能。合作办医硕果累累。以“外引内建”为总体思路,积极与上级优质医疗资源合作,提升区级医院发展能级,确定区级医院的差异化发展定位。通过主动对接洽谈、不断探索调整,浙江省肿瘤医院宁波院区顺利揭牌开诊,运行情况良好;区中医医院与省中医院开展合作,建设奉化特色“省级”名中医馆;区妇幼保健院与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也正式签约合作。优质资源提质扩容,提升区级医院服务能级,市第一医院方桥院区竣工投用,区中医医院新院区建成投用,医疗健康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基层医疗提质工程与村卫生室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基本实现区、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学科建设稳步提升。依托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2022年申请专利2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举办继续教育项目4项,参加人员707人次。2022年省级项目立项4项,宁波市级项目立项4项,区级项目立项9项。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推进名中医(药)师工作室建设,2022年获批建设市级名中医(药)传承工作室7个,居全市首位。抓好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星级化建设。推广治未病应用,将治未病与新冠疫情防控相结合,积极发挥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021年的0.53提升至0.62。
一年来,综合医改纵深推进。着力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标考核细则,出台奖罚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出台《宁波市奉化区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奖惩办法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夯实工作机制,紧盯关键指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考核排名明显提升。扎实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出台《区域医共体紧密程度评价标准和监测指标(试行)》和《区域医共体紧密程度考核评分标准(试行)》,“1+3+3”的区域医共体奉化模式逐步成熟定型,“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的建设格局基本健全。进一步调整医共体基本用药目录,推进各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一年来,数字化改革加快推进。强化数字赋能、运用数字化工具,创新卫生健康数字化治理模式。赋能业务“加速度”。做好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编目和归集共享,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及分配系统建设,完成疫情防控信息化保障工作,创新开发失独老人健康数据监测平台,开展麻精毒药品管理、浙里健康e生项目等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稳步推进智慧健康公共服务“一件事”。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公共服务应用,拓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内涵,将护理服务向社区和家庭进一步延伸,全年累计提供在线诊疗31390人次,开具电子处方24649例次,居家护理1103人次。按要求推进检查检验互认共享信息建设,全区检查检验结果精准互认率已达79.5%,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便捷性。深化“数智卫监”应用。完善“智慧监管+风险预警+风险处置”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全区口腔诊疗机构96%接入省“口腔诊疗机构监督在线”;公立医疗机构93%、社会办医疗机构73%、村卫生室10%接入省“诊疗行为监督在线”;辖区内卫生信誉度登记A级宾馆酒店100%、政府定点接待宾馆酒店50%接入省“住宿场所透明保洁智能监管系统”。
一年来,持续擦亮共同富裕金名片。打造“奉有健康”金名片。新增和改扩建10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构建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持续加力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提升居民续签率、严格履行签约服务承诺、抓好重点人群签约,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44%以上,十类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70%以上。创新开展“青春健康助力双减进校园”项目。加强“一老一小”健康服务。组织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推进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牵头开展卫生健康领域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加强老年医疗机构和设施建设,全年全区新增8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实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提质工程,推进奉化区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年全区新增托育机构1家,新增托位568个,其中新增普惠托位448个,每千人托位数达3.52个。完成开展养育小组进社区、进农村活动111场,完成率111%。全区新建公共场所母婴室全部达到四星级以上标准,四星、五星级以上母婴室占比达到65%以上。深入“青鸟探巢”品牌建设。创新开展计生特殊家庭居家健康检测项目,依托信息化加强全过程管理,优化亲情陪护、心理援助、综合保险等常态化项目服务,提高就医陪护、健康指导等服务供给,提升暖心服务质量。“青鸟探巢”志愿服务项目获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
一年来,区卫生健康局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高质高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省、市、区民生实事任务圆满完成,重大疾病防治成效持续巩固、综合监管制度不断健全,卫生应急能力全面增强,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任务圆满完成。
三、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卫生健康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区卫生健康局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全省、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聚焦“跨越发展、二轮攀高”,坚持人民至上为宗旨,围绕“医学高地”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主线,全力迭代升级民生幸福新场景,为奉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域模范提供坚强的卫生健康保障。
(一)全力冲刺健康促进区创建。在2022年创建工作基础上,继续重点推进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健康场所建设、健康文化营造等,做好创建典型案例总结,对照标准,查漏补缺,确保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高分通过省级评估。
(二)聚力打造“医学高峰”新高地。以医院等级创建为抓手,以创带建、以创促建,力争赢得区级医院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推进“合作办医成效年”专项行动,充分吸纳上级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建设本地医疗人才梯队,加强区域重点学科建设,积极打造浙东地区权威医学品牌,在区域“医学高峰”建设中出新成效。
(三)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不断健全医疗服务网络,稳步推进医疗健康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西坞、松岙分院迁建投用,提速完成锦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工程,启动区妇幼保健院迁扩建工程和溪口医院迁建前期工作,继续推进10家规范化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新(改、扩)建,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持续构建优质高效的“城区10分钟,农村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四)纵深推进系统清廉医院建设。聚焦政治生态、制度治理、源头治理、改革治理、监督治理“五大治理体系”,五位一体高标准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工作,全方位筑牢“清廉”防线,构筑“清朗”卫健格局。重点抓好“数字化监管”体系建设、设备药品耗材采购等重点领域和清廉医院示范标杆单位培育工作。
(五)开展“全人群”消化道肿瘤筛查。探索实施“医防融合”工程,整合省肿瘤医院技术专家、国家公共卫生项目等资源,对全区消化道肿瘤目标人群实施“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筛查全覆盖,全面提升癌症早诊早治能力,2023年计划完成消化道肿瘤筛查5万人次。
(六)优化“全周期”人群健康服务。深化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生命周期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实现全龄友好的公共服务优质均衡。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开展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推动医养结合纵深发展。开展幼儿托育照护工程,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全力提供高质量、一体化、全周期的善育服务。
(七)推动中医药事业上新台阶。做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复评迎评工作。深入推进“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不断创新应用场景,提升中医数字化信息汇集及分析能力。协助推动发展含中医药体验、中医药博览、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