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2618R/2023-137069 | 组配分类 | 计划方案 | 主题分类 | 其他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莼湖街道 | 发文日期 | 2023-02-15 |
莼湖街道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莼湖街道将围绕“竞跑竞绩、进位进阶”工作主线,坚定不移实施“向海”战略,全面建设“一街四区”,大力实施“五大行动”,奋力开创莼湖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为全区加速建设共同富裕特色区和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作出新的莼湖贡献。
一、持之以恒加快产业升级,激发倍速发展的内生动力。统筹发展与安全,以超常规的办法、不寻常的力度、针对性的安排,在危机中寻找机遇,不断激发内生动力,赢得发展新优势。一是积极引育新型工业。支持经济开发区加快产业集聚,做好产业链上下游补链、延链、强链,形成互补优势。指导和帮助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研发投入等方式,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发挥“驻企专员”作用,高频次开展企业走访活动,提振企业信心。二是全面建强特色产业。加快渔船应急处置指挥中心莼湖分中心及基层管理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强化渔业安全管理水平。谋划建设区域中心渔港,建立渔获中转、渔资供给、精深加工、渔获分销等全产业链条。优化港口码头整体布局,实施桐照渔港品质提升及港区交通组织优化工程,谋划费家码头平台浮桥建设等项目。三是探索发展网红旅游。打造网红打卡点,推进美丽田园、银杏谷、辋川谷、缪家民宿等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业态多样化发展。深挖历史文脉,结合滨海旅游、风筝文化、万斯同纪念馆、九峰山及各景区村庄等串点成线,设计开发精品文旅线路。
二、持之以恒推进同城建设,增进顺应时代的民生福祉。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打造更有底气、更为绿色、更加普惠的城镇基础设施。一是功能性更强。以“一带、两翼、三区”为核心,谋划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为高端人才聚集、创新产业培育、多元空间打造、品质配套导入提供承载空间。完善基础保障性配套、基础教育设施、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和提升区域形象品质,引导莼湖未来蝶变。路网格局迭代升级,加快推进东环路南延工程和滨海观光大道的建设,开展农村公路三年提质行动。二是生态性更强。积极谋划打造省级农事服务中心,辐射服务周边镇街道。擦亮“无公害农产品”金字招牌,街道、村两级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践行“两山”理论,持续推进污水截污纳管、农污终端改造、矿山综合治理、海岸线整治等项目。三是公益性更强。新增文体公园、健身路径、体育设施等基础设施,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常态化做好低保低边、孤寡老人、失独家庭等群体的慰问走访。充分利用老年食堂、养老院、邻里助餐点和第三方餐饮机构,多措施实现老年人就餐全覆盖,完善“15分钟为老助餐服务圈”建设。
三、持之以恒强化基层治理,构筑平安莼湖的牢固屏障。加快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基层社会更稳定,民生传达更畅通,百姓生活更满意。一是提升网格化水平。加强全科网格建设,健全“街道-片区-村-网格-微网格”五级管理体系。选优配强渔船编组网格“一长三员”,解决外海渔船“看不见、管不着”问题。二是提升智慧化监管。结合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大部制改革,从组织体系上、运行制度上、人员配备上进行适当探索,推动“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将多头检查、多次检查变成一次联查。深化拓展智慧执法应用场景,加强“互联网+巡查”PDA掌上执法,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三是提升自治化能力。进一步健全社治干部职能,深化“1234”基层矛调模式,进一步发挥道德庭、共享法庭、渔业工作站、渔船编组生产等现有平台机制,创新打造“枫桥式渔区”基层治理特色样板。
四、持之以恒创新工作方法,构建数字赋能的智治格局。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手段、应用新载体,提升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一是重点项目一屏掌控。结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街四区”中心工作,重点谋划“E建智联”平台,探索开发重点工程“一图统揽”、问题感知“一触预警”、分析评价“一键归集”等场景,推动“经验主导决策”向“数字驱动决策”转变。二是农房审批全程参与。积极响应全省农房建设管理数字化改革,充分利用农房“浙建事”应用系统,进一步打通农房设计、审批、施工、验收、质量监管、隐患排查等多方面环节,融入现有以“家长式”管理、“保姆式”服务、“浸入式”跟踪、“审计式”监督模式,形成农房审批、发证、流转、安全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多跨协同业务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