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优化经营管理 降低运营成本 加速资金流动 “阳光掌柜”让电费结算省心又省力

记者 马乐乐 通讯员 黄伟杰 郭哲军

本报讯 “分布式光伏规模小、分布散、结算烦的特点,是以前一直苦恼的问题。‘阳光掌柜’的对外运营,就是分布式光伏行业的福音,解决了运营中最大的难题。”近日,记者在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智慧光伏(浙东)分中心看到,我区一企业屋顶光伏电站通过“阳光掌柜”平台顺利完成电费结算和自动回收。据智慧光伏(浙东)分中心工作人员郭哲军介绍,目前宁波市已结算“阳光”电费2.2亿元,得到用户普遍认可。

据悉,“阳光掌柜”是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推出的数字一体化服务管理平台。其系列产品——光伏运营模块从“发好电、收好钱”核心需求出发,对外提供“监测、结算、托收代付、开票”四种数字化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电站的运营管理模式,提升了投资方对项目的风控能力和投资意愿,缩减了电费回收的周期及运营成本。

截至目前,“阳光掌柜”已累计接入分布式光伏5397.46兆瓦,全省市场占有率达35%,发出故障告警22万条,月结算数量近4000笔,结算金额14亿元。经测算,依托该平台,单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发电效率提升1%以上,运营成本下降超5000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管理效益及经济效益。

同时,该公司横向扩展“阳光掌柜”结算场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转供电用户用电的透明度,从源头上解决转供电主体不合理加价的问题,降低转供电用户的终端用电成本。当前,该场景已实现8个园区项目的试点落地,结算电量约840万千瓦时,电费约810万元,传导至终端电费均价下降约0.20元/千瓦时。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随着企业园区、储能电费结算等“阳光掌柜”系列服务场景的不断丰富,该平台在撬动市场运营能力,提升全社会能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等方面,起到稳价保供的支撑作用,提升国资央企对社会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