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002980671U/2023-142037 组配分类 传染病疫情及防控 主题分类 卫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区卫生健康局 发文日期 2023-05-24

认识水痘,一起“战痘”

字体:【大】 【小】

它热衷于“偷袭”校园

还非常容易传染

经常一出手就“放倒”一片

没错!说的就是水痘

我们该如何对付水痘呢?

一起来了解吧!

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为特征。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易造成暴发流行,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水痘的传染性有多强?

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水痘主要通过唾液飞沫和空气传播(比如咳嗽或喷嚏),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水痘患者(比如疱疹的疱液)或水痘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比如衣物、毛巾、床单)进行传播。

感染水痘后,都会出现些啥症状?

潜伏期:健康人群接触水痘病人后不会立即出现症状,一般间隔10-24天后才有可能出现症状;

前驱期:可出现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等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肌痛、关节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表现;

出疹期:前驱症状可持续1-2天。随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见于胸、腹、背和头部,以后延及面部及四肢,并伴随剧烈瘙痒。

儿童在患水痘时,皮疹和全身症状会同时出现。

水痘痊愈后病毒并不会被清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潜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并沿着神经纤维,向脊髓后根神经节移动,最终在这里安家落户。

当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时,潜伏于感觉神经节的病毒开始重新活动,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出现呈带状分布的、成簇出现的疱疹,这就是我们说的“带状疱疹”“龙缠腰”“缠腰蛇”。

换句话说,所有得过水痘的人将来都有可能成为带状疱疹的候选人。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水痘?

控制传染源

学校及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晨检制度和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追踪工作,发现疑似水痘患者建议隔离治疗至全部水痘疱疹结痂;

若发生聚集性疫情,应及时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疫情调查和处置。

切断传播途径

教室、宿舍、办公室等室内空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注意清洁消毒,定期对孩子用过的玩具,教室、活动室、电梯等公共活动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对病人的毛巾、被褥、玩具、餐具可用煮沸或日晒等方法进行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

水痘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也不要带孩子去患病儿童家串门。

督促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同时做到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防止因过度疲劳而降低免疫力。

及时接种疫苗

预防水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是目前最经济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接种水痘疫苗的程序是不一样的哦!

12月龄以上的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建议儿童、青少年及高危人群应尽早接种水痘疫苗。推荐2剂次水痘疫苗免疫程序。

1、12月龄-12周岁儿童

在12-18月龄可接种第1剂次,建议满15月龄时接种。

第2剂次在满3周岁接种,在4周岁前完成。

18月龄以上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应尽早接种第1剂次水痘疫苗,并在满3周岁后接种第2剂次(与前1剂次间隔至少3个月);

已经接种过1剂次的4-12岁儿童,应尽早接种第2剂,与前1剂间隔至少3个月。

2、13岁及以上人群

建议第2剂次与第1剂次间隔在8周以上(最短间隔至少4周)。

3、50岁以上成人

建议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2个月)。

来源:宁波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