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7369622371/2023-141132 | 组配分类 | 专项经费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局 | 发文日期 | 2023-05-05 |
宁波市奉化区2022年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考核自评报告
为做优做强传统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型高效产业,以新品种引育、新技术应用、新装备使用、新主体培育、新渠道拓展为途径,采取“一年培育、二年扩面、三年结果”的工作步骤,通过三年“五新” 农业产业项目持续实施,实现我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主导产业赋能增效成效初显,新培育的产业向规模化发展的目标。现对专项资金的运行进行绩效自评,具体报告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1、根据《关于印发宁波市奉化区“五新”农业产业项目申报办法的通知》(奉农〔2020〕105号)、《关于印发宁波市奉化区“五新”农业产业项目补助实施方案的通知》(奉农〔2021〕128号)、《关于印发宁波市奉化区“五新”农业产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奉农〔2020〕102号)等文件精神。2020年6月“五新”农业产业项目实施以来,到2022年12月底,全区现有35个备案项目享受“五新”农业产业项目贴息政策,奉化农商银行发放贷款7646万元,项目计划总投资12547.3万元。
2、根据《宁波市奉化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宁波市奉化区设施农业设备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奉农〔2021〕94号)和《宁波市奉化区农业农村局关于2022年度宁波市奉化区第一批设施农业项目立项的批复》(奉农〔2022〕150号)、《宁波市奉化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同意2022年度宁波市奉化区第二批设施农业项目立项的批复》(奉农〔2022〕222号)、,确定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后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宁波凌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市奉化区爽爽家庭农场、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南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4家单位承建的46400平方米设施农业项目立项。项目已经实施完成并通过验收,经公示,无异议。
二、专项资金管理情况及使用情况
1、根据《关于印发宁波市奉化区“五新”农业产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奉农〔2020〕102号)文件精神,申报主体按政策可享受的“育农贷”贷款贴息资金及担保费用补助款在款项发生后,凭银行月末贷款余额结算单和担保机构的担保费收据向宁波市奉化区惠企、人才政策兑现“一键通”平台提出申请,资金于次月拨付到申报主体开设于“育农贷”贷款机构的还款专用账户的操作流程。2022年共下达专项补助资金3907101.98元。
2、根据《宁波市奉化区农业农村局关于下拨2022年度设施农业项目补贴资金(第一批)的通知》(奉农〔2022〕202号)和《宁波市奉化区农业农村局关于下拨2022年度设施农业项目补贴资金(第二批)的通知》(奉农〔2022〕288号)文件精神,项目实施完成并通过验收(核定补助面积45392平方米),经公示无异议后下达专项补助资金1976352元。
3、2022年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676万元,其中“五新”农业产业项目贴息担保费补助共下达资金3907101.98元,设施农业项目补助下达资金1976352元,调剂未做新增项目第三方咨询服务费97492元,剩余779054.02元。
三、实施的成效
到2022年底,经第三方的跟踪评估,正常实施的“五新”农业产业项目备案项目35家。同时根据《宁波市奉化区坚持“五新”引领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2020-2022)》(区政办发〔2020〕15号)、《宁波市奉化区“五新”农业产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奉农〔2020〕102号)、《宁波市奉化区“五新”农业产业项目绩效考评及项目结题办法》(奉农〔2022〕61号)等文件精神,我局委托宁波工程学院奉化研究院对已完成建设任务的“五新”农业产业项目进行首批绩效考评。经主体申报、第三方专家绩效考评、局级审核,认定12个“五新”农业产业项目通过第一批绩效考评并发文予以公布,其中实施的五新项目5家优秀,7家合格。“五新”农业产业项目通过提供“政府贴息补助、银行低息贷款、机构放宽担保“一揽子解决方案,着力破解我区农业主体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中遇到的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等老大难问题。在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市场欢迎的新品种,加大科技应用和设施投入,积极创建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开展水产品、水蜜桃制品、笋制品、茶叶等生产、加工工艺的研究开发,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步伐,加大避雨栽培、温控栽培、农产品冷链、数字农业等农业装备投入,以及加快农业创业平台培育,支持鼓励大学生、乡贤等主体回乡创业,搭建奉化农产品线上交易平台等方面的实施建设有效提升了我区现代农业的提质增效。
四、存在问题
1、“五新”农业产业项目按最长3年贴息,4.35%贷款年化利率、0.8%担保费估算,项目最高扶持额度仅为贷款额的15%左右,由于项目投资额一般都超过贷款额,实际补助比例更低,扶持力度明显不足,影响项目实施质量和财务规范性。
2、因农业投资周期长,自然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大,贴息到期后,经营主体普遍反映还贷压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