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生态共富茶 “壶潭红”飘香革命老区村
记者 徐琼 樊建威 通讯员 卓建青
本报讯 6月18日,记者来到位于四明山脉的革命老区溪口镇壶潭村,村党支部书记周文元正在和志愿者检查包装好的“壶潭红”茶叶。
“这是我们的‘壶潭红’,它是村里的野山茶,生长于海拔550至620米的山上。由于受到昼夜温差和光照的影响,产出的茶叶色泽饱满、香气清雅、营养价值高。”周文元向记者介绍道。
长久以来,壶潭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苗木种植。但苗木种植和生长过程会对水源和土壤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这个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亟待产业转型。
“其实在苗木之前,茶叶也曾是村里基础产业,还产出过珠茶。”周文元说,壶潭村于今年4月推出了“壶潭红”茶叶。“村里专门请了福建师傅来炒茶。目前已售出400斤干茶,还有不少人找我们订购。预计今年,‘壶潭红’能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收入。”
“今年是‘壶潭红’的第一年,想了解大家对茶的评价,便于我们改进。下一步,我打算在村里开个答谢会,欢迎各位茶友来壶潭村看看,也给我们的茶提提意见。”在谈到未来时,周文元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他告诉记者,将来会围绕茶产业探索共富路径,通过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引入茶产业设备,打造一张奉化野山茶名片。
记者将离开壶潭村时,周文元正在为来访的客人们冲泡“壶潭红”。茶叶在热水中翻滚,析出红亮的茶汤,鲜郁高长的茶香从玻璃杯中飘出,也从这个大山深处的革命老区中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