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07194/2023-143656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主题分类 | 公安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公安分局 | 发文日期 | 2023-06-26 |
关于区政协第二届二次会议第20230193号提案的答复
马冬雷委员:
感谢您对公安治安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
对于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的建议”的提案,我局进行了认真的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奉化撤市设区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规模逐年增加,登记在册人数屡创历史新高。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组成结构、居住场所都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给流动人口、出租房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加强流动人口出租房管理新模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及短板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一)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力量不足。流动人口快速增加与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力量不足矛盾突出,导致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存在一定盲区。流口专管员配备数量不足,在管理任务繁重的同时,还要兼顾本职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且队伍年龄普遍较大,影响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出租房安全隐患突出。由于客观上的市场需求,合规出租房又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导致私搭乱建、违规装修等造成的建筑安全、消防隐患已成为普遍现象。相关职能部门因各种原因也未能执法整治到位,导致公安机关处于被动应付的末端管理中。如车库小间违规自住及违规出租问题,涉及部门较多,后续执法缺位导致屡禁不绝。
(三)部分企业、出租房业主安全意识淡薄。部分企业缺乏责任意识,不及时自主申报外来人口登记信息;出租房业主因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不主动向公安机关报送出租信息;出租房居住人员普遍消防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技能差,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造成严重后果。
二、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一是开展“协同式”大治理。建立出租房屋安全隐患协作管理机制,与相关部门强化互通、会商督导,并实行“1+X”捆绑作战模式,将全区293个村(社区)划分为113个片区,每个片区落实1名责任民警、网格员、综治和村(社区)工作人员,统筹消防隐患和治安隐患排查处理,形成有效合力。二是深入“拉网式”大排查。组织各片区每周至少开展1次“拉网式”排查,重点开展高层群租房、工厂宿舍、商住楼宇、酒店式公寓、城乡结合部的摸底排查,确保居住出租房屋登记率、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率、登记信息准确率均达95%以上,累计投入警力3200余人次,排查出租房屋10万余间,核查登记流动人口12万余人次。三是开展“清底式”大整改。针对违规出租住人等情况,建立“温馨提醒、限期整改、强制清退”三级梯次执法机制,集中力量开展整治,完成整改违规出租137间。在强化对违反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案件的同时,大力排摸整改违规分隔住人、私拉乱接电线、涉黄赌等突出安全隐患和违法犯罪线索,并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开展“循环式”清理,共发现并整改隐患问题101处,查处违反流动人口居住登记561起,查处赌博等案件17起,形成有力震慑。
(二)探索构建实有人口治理现代警务模式。以“公安大脑”和“数字门牌”建设为契机,探索建设实有人口全域治理集成应用,解决实有人口管理上“数据汇聚不足、管理手段单一、功能应用分散”等堵点痛点。一是提升全域人员感知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像、车辆卡口动态感知信息及其他高质数据库,并在试点基础上推广视频边缘算法及算力分级分配等方式,开展全域人员多维感知能力建设。二是增强数据综合治理实效。提升全域人员落脚点分析能力,结合统一地址库建设,形成人与地址的对应关系,实现精准找到人。加强全域人员数据日常监测,形成不断更新迭代模型算法的正反馈。三是夯实人口治理基础工作。明确实有人口指标指数、算法模型,构建实有人口与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境外人员业务协同机制,形成“全量感知、分类处置、精准核查、反馈评估”的业务闭环,将实有人口治理打造成为派出所社区警务的核心业务。
(三)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联合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组织各派出所紧密结合辖区产业、人文、环境等特点,探索推行“党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示范作用,填补流动人口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上的空白。尚田派出所成立“新尚田人”和谐促进会临时党支部,把尚田辖区流动人口中的党员组织起来,组建由77人组成的乡音调解队,并协调街道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专门办公地点。西坞派出所积极创建“坞里有爱·流动有家”品牌,建立流动党员服务驿站,创新“1+N”管理模式,即由1名流动党员管理N名区域相邻、乡情相近的流动人口,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率和基层治安现代化水平。
(四)强化专管队伍建设。充分借力属地党委政府,在西坞试点运用第三方聘任“以奖代补”形式,有效解决专管人员离职多、招录难等问题,提升专管队伍稳定性和积极性。一是健全制度设计。积极争取西坞街道支持,制定出台《“助警”返聘以奖代补实施方案》,街道每年保障专项资金45万元,采用派出所实报实销、街道每年颁发聘书形式,返聘退休辅警及村干部,协助开展基层基础管理工作。目前,已返聘退休流口辅警6名、村干部4名,派出所流口管理队伍扩增至25人,实现村、社区全覆盖,警民配比从1800:1提升至1080:1。二是合理安排勤务。返聘所内退休人员为流口协管员,按照退休前管辖区域或所住村社,分片划定责任区,承担负责流动人口及实有房屋的登记、更新、注销等日常业务。三是完善薪酬标准。建立“基本工资+考核奖励”薪酬结构,以所管辖流口人数为基准,并充分考虑责任区治安复杂程度和地域位置情况,划定800、1000、1500元三个档次基础工资。同时,每月结合“基础数据达标+实地抽查”考评结果,每个考核子项设置20至200元不等,上限500元的奖励工资。针对连续2个月排名末位的,约谈警示;一年内3次排名末位的,予以解聘。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前端治理,提升出租房安全综合管控能力。结合宁波正在进行的出租房安全管理立法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厘清各层级、各职能部门职责,创新执法模式,理清执法机制,构建职责明确的出租房安全治理体系,实现部门间、区域间、层级间有效联动,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形成出租房执法职责明确、协调高效的管理新格局。
(二)探索推动新科技在外来人口出租房管理中的应用。加快推进浙里人口全域治理系统、数字门牌赋能等科技平台应用,针对外来人口出租房管理中人员流动性大、流动人口出租房底数不清、自主申报及注销不及时等难点困难,通过借力科技手段加强管理,着力提高流动人口出租房管理效能。
(三)根据辖区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因外来人口出租房分布情况不同,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也各不相同,我局将根据不同辖区特点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如通过“党建+”平安共同体建设,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企业、公寓,联合街道、社区、物业排摸党员、志愿者,并结合相关警情案情,开展实体运作;以公寓楼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探索数字化、旅馆式管理模式,确保不脱管、不漏管。
最后,恳请您继续关心支持公安工作。
宁波市公安局奉化分局
2023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