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缪家村“筝引共富”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9705678_fh-liuxy_1685686110522_b.jpg

通讯员 王贝贝

本报讯  日前,莼湖街道“筝引共富”——“曹氏风筝”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项目在奉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斩获金奖,让更多人熟悉了缪家村以“曹氏风筝”非遗文化为引,走出的一条农文旅融合的致富新路径。

莼湖街道缪家村位于下湖线中段,有300余户人家,过去村民主要依靠传统海洋捕捞和手套加工为生,因市场销售份额逐年降低,村民个人收入和村集体收入较为薄弱。2021年,缪家村与乡贤缪伯刚达成合作,引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曹氏风筝”,并以“缪家风筝”为统一品牌标识,打造风筝博物馆、风筝公园、风筝长廊、风筝广场等系列主题产业阵地,力求将缪家村建设成为风筝文化特色村。同时结合发展青少年风筝研学游,走出一条文旅相促的振兴之路。乡村振兴离不开村民的主动参与,村庄的长远发展需要青年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也需要当地村民的群体性力量。因此,缪家“筝引共富”志愿服务项目随之诞生。

“缪家‘筝引共富’志愿服务项目以缪家村一支自发组织的志愿者队伍为支撑,采取‘1+3+N’服务模式。‘1’就是1位农村文化策划师,负责流程制定总领枢纽;‘3’指的是3位专业志愿者,分别负责风筝故事讲解、风筝制作指导、风筝放飞指导;‘N’指具体分工的其他志愿者。”志愿者胡佳露表示,依托这个模式,志愿服务队为缪家村的发展建设增添了许多活力,也做出了不少贡献。

为更好发挥“筝引共富”志愿服务项目作用,项目服务团队利用“四学”“四宣”提升综合素质。

针对村里老人开展“四学”技能培训帮扶。一是学基本功。“曹氏风筝”讲究“扎、糊、绘、放”四艺,为让更多村民掌握做风筝的基本技能,村里的风筝制作能手、手工艺人等作为志愿者向年纪大的村民传授风筝制作技艺。二是学讲故事。由志愿者向村里老人讲解曹氏风筝的由来和缪家村借风筝开辟致富新路径的故事,通过开办故事分享会,让村民学会讲故事,学会向游客分享故事,让风筝与缪家村的故事口口相传,强化缪家村与“曹氏风筝”的文化记忆。三是学流水线。村里引导老人通力合作,熟练掌握风筝制作全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向游客清晰展示风筝制作过程。四是学延伸品。除传统成品风筝,缪家村结合当前文旅热点,充分发挥志愿者和村民的集体智慧,为风筝文创产品设计出谋划策,并担任文创产品销售员,让游客参观完缪家村后能带走更多具有风筝属性的纪念品。

搭建“四宣”志愿服务平台。一宣研学。深度开发教育部门研学路线,引导更多学子了解“曹氏风筝”。二宣阵地。在缪家村“曹氏风筝”博物馆、风筝长廊等阵地中开展场次密集的表演和宣讲。三宣媒体。利用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及视频网站等推广“曹氏风筝”和缪家村。四宣互动。让志愿者和受众群体组建交流互动群,实现线上随时解答、线下随时服务。

“‘筝引共富’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两年来,志愿服务队伍逐渐扩大,村里的高校在读学生和学校老师也参与进来,累计吸引志愿者达3000余人,村内参与志愿建设的氛围日渐浓厚。”胡佳露表示。

近年来,“筝引共富”志愿服务项目在各大媒体平台不断获得转载和播放,关注度持续提升。随着“曹氏风筝”非遗文化传播越来越广,来缪家村研学、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幅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村中36名老人“晋升”为风筝制作能手,强村致富之路走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