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珍稀动物接连“出镜” 大堰“野生乐园”又现新身影

9718372_fh-liuxy_1686208017178_b.jpg

9718373_fh-liuxy_1686208018245_b.jpg

记者 赵雪雁 单晓峰 通讯员 赵伊丽

本报讯  羽毛黑白相间的白鹇悠闲觅食,“身手敏捷”的果子狸自由出没,憨态可掬的猪獾夜间游荡……近日,设置在大堰镇后畈村南坑岙自然村高山上的红外相机连续拍摄到白鹇、环颈鸡、猪獾、果子狸、角麂、野猪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它们在林间散步觅食的身影被一一记录。

“这些动物行踪隐秘,平时难得一见,这还是第一次单机位、短时间内接连拍摄到6种野生动物的身影。”大堰镇发展服务办专员何瑜告诉记者,珍稀野生动植物频频“出镜”,标志着大堰镇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实质成效,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密度均呈上升趋势。

大堰是我区唯一的全山区乡镇,很多山林人迹罕至,至今仍保持着原始风貌。去年开始,大堰镇与云南一家专业调查团队合作,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全镇动植物开展调查,摸清“生态家底”,调查期间曾多次拍摄到珍惜野生动物的活动影像。至今为止,调查团队已开展4次专项调查,并选择了3个深山点位安放了多部红外线高清摄像机,用于监测辖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的种群分布。

据最新调研结果显示,大堰有1051种维管植物,包含浙江楠、南方红豆杉、中华水韭等1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此外,大堰镇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也展现出丰富多样性,目前已记录到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和1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此外还有豹猫、白颈长尾雉等珍稀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