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7369622371/2023-144953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局 | 发文日期 | 2023-07-27 |
关于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171号建议的答复
严佳代表:
您在宁波市奉化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预制菜产业的建议》已收悉,现将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预制菜行业兴起,相关产品开始从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中央厨房渗透到外卖餐饮平台,并逐渐从B端走向C端。我区预制菜行业目前以生产即食食品为主,较大规模的预制菜企业包括今日食品、兴达海产、银龙竹笋、兴洋水产等,产品主要以生产海鲜加工产品、油焖笋等为主,虽然我区预制菜生产仍处起步阶段,但良好的农产品生产基础为我区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抓好特色打造,稳定优质原料供给
我区现有预制菜相关企业30家左右,其中中小预制菜企业占据多数,且基本以油焖笋、生腌海鲜为主,产品较为单一。随着预制菜行业兴起,区内部分传统企业对从事预制菜生产的积极性有较大提高,如凌晨农业已在芋头清蒸、芋头扣肉等菜系上进行了初步试验;顺源农业、云芨科技有志于从事食用菌预制菜生产;兴洋水产在水产腌制、烘干等方面进行了产品迭代试验;今日食品作为目前国内金枪鱼行业头部企业,除了扩大罐头产能外,还在积极研究深海鱼油及其洐生品开发。在关注预制菜企业发展同时,我区为保障原料供应,也在进一步加大规模化产业基地开发,目前正在实施或拟实施的农业重大项目包括:星光农业粮油万亩方、农商集团粮油数智产业园、宁波市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剡水田园粮食万亩方、长三角互联网水产商贸中心等。
二、谋划标准制定,规范行业发展
目前预制菜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行业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产品定位模糊,在现有《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中,无预制菜专门类别,未熟制加工的净菜类往往归类到农产品,熟制加工的则以中央厨房等餐饮产品形式出现。二是存在食品质量把关不严,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预制菜前期已进行预加工或熟制处理,到餐饮单位或消费者手中仅需简单烹饪甚至即食,容易因贮存方式不当或加工方式有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三是预制菜因其定位不明,产品标签也五花八门,造成消费者知情困难。综合上述问题,将预制菜定位为预包装食品,纳入食品生产环节监管更为合理有效。
2023年1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市场监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长三角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指引》,预制菜按照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规定,根据产品的原料、工艺等提出申证食品类别、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和品种明细,凡符合已有具体许可分类的,应按照《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规定的具体类别和品种明细提出,审批机构按照《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及具体类别许可审查细则,实施许可审查。对未列入《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和无审查细则的食品品种,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应当结合类似食品的审查细则和产品执行标准制定审查方案,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审查,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管理。
目前《浙江省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已完成意见征求,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也已将建立完善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工作制度列入年内工作。
三、促进模式转变,加快品牌推介营销
1.加强政企联动,拓宽销售渠道。深度对接资源,引导本地网店经营主体积极争取聚划算、淘抢购及新型电商营销活动,开展预制菜促销活动,扩大线上销售规模,助力本地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支持本地合作社、销售公司加强与奉化区外网店合作,通过与规模型电商项目(含快递公司自营平台)建立直采直供关系,推广奉化预制菜网络品牌,拓展销售渠道。开展网红直播活动,鼓励采取网红“带货”的形式,新开线上销售渠道、加大线上促销力度、增加线上交易比重。
2.借助电商平台,实现品牌升级。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开展农产品网络销售,扩大销售渠道,带动农户就业增收,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电商应用,培育农产品电商公共品牌下的企业子品牌。积极推动海上鲜等区内电商企业示范创建,发挥龙头企业在模式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以水蜜桃、草莓等初制类和油焖笋、海产品等加工类特色农产品为重点,通过加大“互联网+”应用,培育打造区域性农产品电商公共品牌,并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通过多平台促销方式,提高商品化率和网络营销比例。
3.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优化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计划在《奉化区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中,突出对打造网络公共品牌、开展网络营销推广、扩大网络销售规模等农产品电商平台及线上销售工作的资金补助,有序推进农产品电商发展水平。同时,建立完善农产品电商企业、第三方培训机构、政府部门三级联动的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通过举办论坛讲座、创业大赛等活动,依托市场化培训专业机构,开展多点多形式培训实践,提升农村专业人才素质,着力解决当前农产品电商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
四、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启动农业小微园区建设
由于受用地规划、产业规划限制,集中建设预制菜加工园区有一定困难,但我区根据农业产业布局,已启动或谋划农业小微园区建设,主要用于农产品加工、预制菜生产等,下一步将积极招引竹笋、蔬菜、水产等产业预制菜生产企业,促进我区预制菜产业规模能级提升。
1.竹产业小微园区。为促进竹产业发展,启动印家坑竹小微产业园建设,园区位于尚田街道印家坑村和汇溪村周边,其中一期启动区块80.8亩,目前已完成厂房拆迁等红线范围内政理工作,厂房建设已启动,计划于今年8月进行验收;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工程3公里、雨污水工程等,总投资约8500万元,其中建安费约5500万元。
2.启动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宁波市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项目,由市农发集团、市商贸集团、区农商集团共同投资,项目实施期2022-2025年,总面积9600亩,计划投资5.9亿元。一期占地面积约3900亩,分为玻璃温室区、大棚种植区、露地粮菜轮作区,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农业研发展示中心等设施。园内农产品加工中心规划占地面积约60亩,主要用于蔬菜分选包装、贮藏保鲜和预制菜加工等。
3.谋划奉化区农产品初加工科创园建设。园区位于宁波市奉化区圆蓝农业厂区,总用地面积26119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0339平方米。园区拟建造10栋分离式建筑,按功能不同分设产业引领区、产业孵化区、公共服务区和文旅体验区,力争将园区建设成为农业加工企业聚集地和农业科技创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