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002980874G/2023-145298 组配分类 文化遗产保护 主题分类 文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区文广旅体局 发文日期 2023-08-07

艺起来·迎亚运|“棕”情一夏,“饺”好运

字体:【大】 【小】

为扩大非遗馆周末公益活动的惠及面,每人每季度限报2次周末公益体验活动。非遗馆假日公益活动是向社会免费提供的,为保障活动有序开展,提升参加者的体验感。为此,我们将收取活动押金30元,保证活动质量。

押金收退说明:1.活动结束后现场有序返还押金;2.活动开始后半小时未到,视作无故缺席押金不退;3.如遇特殊情况,提前一天联系的押金原路返还。

一、饺子制作技艺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

饺子,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还是中华美食的代表。它的每一个部分,无一不蕴涵着中华民族文化,是每家平常时候,更是在三十晚上必备的美食。这周六,来非遗馆用心去摸索饺子中蕴含着的文化内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吧...

报名指南

活动地点及时间:

奉化非遗馆(城市文化中心7号楼文化馆2楼)

8月5日(周六),13:00-14:30

报名二维码

(首先识别此二维码完成信息录入)

(同时再识别此码进群支付30元活动押金才算报名成功)

PS:名额20位,未满10人不开课

报名截止时间:8月4日23点

二、棕编

特别说明:本次授课老师为16岁少年,请各位参加体验陪同的家长,善言善语。

棕编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棕草制品,古来有之。长江流域的棕编主要产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四川、贵州、湖南和江南等地,以四川新繁棕编和湖南棕编玩具最负盛名。此外,贵州塘头棕编提篮、浙江武义棕绷亦很有名。四川新繁棕编是新都县新繁镇传统产品,有200多年历史。

棕编可制作成鞋、帽、提包、套果盒、玩具、扇、椅七大类,几十个花色。其中以彩色棕丝编制的动物则以设色大胆,对比强烈,不俗不艳为特色。

报名指南

活动地点及时间:

奉化非遗馆(城市文化中心7号楼文化馆2楼)

8月6日(周日),13:00-15:00

报名二维码

PS:本项目难度略大,建议10周岁以上参加

(首先识别此二维码完成信息录入)

(同时再识别此码进群支付30元活动押金才算报名成功)

PS:名额20位,未满10人不开课

报名截止时间:8月5日17点

主办单位:宁波市奉化区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

承办单位:宁波市奉化区非遗产业推广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