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2618R/2023-146111 | 组配分类 | 乡村振兴 | 主题分类 | 其他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莼湖街道 | 发文日期 | 2023-09-11 |
一只风筝,如何翱翔数字天空
作为宁波市贯彻实施“千万工程”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宁波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了乡村数字素养帮扶系列活动,通过数字素养帮扶,加强新农人的数字素养,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最近,乡村数字素养帮扶系列活动走进奉化区莼湖街道。“数字化”“风筝村”“海洋云仓”……当地许多乡村以数字赋能的新理念,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制作风筝、田间劳作、练操拔河……八月的缪家村显得颇为热闹。走进这个远近闻名的“风筝村”,风筝元素在村中无处不在,以墙绘、雕塑等形式点缀在每个地方。
近年来,缪家村依托“曹氏风筝”非遗文化和乡贤资源,借助省级网上农博平台,通过讲好风筝故事、做好风筝文章、卖好风筝产品,新增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2018年,曹雪芹风筝博物馆在缪家村落地,还建成“风筝文化传承”中小学生社科实践研学基地,每年吸引学生研学近万人。
在缪家村,醒目的“风筝码”随处可见。游客只要打开手机扫描,就可获得实时导览服务,实现旅游信息“一键智达”,让游客的旅游体验更佳,真正实现“一码游缪家”。“我们还将推出个性化定制模式,上线农副产品,让‘风筝码’更加完善,不断加快数字化建设。”缪家村党总支书记缪静锬说。
村址未变、地名未改、传承未断,挨着缪家村的鲒埼村已有2200多年的设亭建村史。如今,立足千年村韵,让历史文化有迹可循,数字化发展为鲒埼村的古村落保护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鲒埼村挖掘地名内涵,投入500余万元用于古迹、文化遗产修缮,以旧修旧还原古村风貌。该村设立地名档案室,并对祠堂、闾门、古井等古建筑进行了全面排查,形成千年古村文化之旅的路线。未来,还将进行古建筑数字复原,建设乡村古韵博物馆,通过声电光影技术带领游客沉浸式浏览千年古村,领略古村风韵。
在象山港畔的栖凤村,一个由集装箱搭建改造而成的“浠嗨舱”,以其新颖的造型,成了一道生态风景线。这是宁波首个“海洋云仓”和“海洋伙伴”环保舱项目,通过实体化收集网络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海洋污染物回收利用的可循环价值链。
渔民和周边村民收集破渔网、饮料瓶等废弃物,通过收纳柜智能化操作,系统计算相应的“碳积分”。“碳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的文创产品或食品等。
项目今年7月投用以来,回收废油超过1立方米、废弃污染物300多吨,参与人群超过2000人。“未来,我们希望以海洋环保理念,以资源回收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形成产业生态布局,打造渔村数字化示范生态。”该项目相关负责人麻一明说。
在活动中,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慧乡村工作委员会顾问张志杰还为莼湖街道作“数字乡村文旅概念梳理与案例分析”主题分享。他说:“奉化莼湖依山面海,渔业旅游资源丰富。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一片广阔天地,期待宁波莼湖做大做强乡村文旅、渔业旅游等特色产业,讲好乡村故事,传递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