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734269308T/2024-00079 | 组配分类 | 计划方案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含住房)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住建局 | 发文日期 | 2024-01-02 |
区住建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一、2023年工作总结
强建设、补短板,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路网建设有力推进,完成茗山智造园配套工程一期、河头路(四明路-园中路)等15个道路项目,金海路(金钟路-东环线)综合整治、中山东路东延等25个道路项目已开工建设。积极争取更多市级财政支持,前方路、儒江路西延成功列入2023年市级实施项目,河头路(长汀路-四明路)获市级奖补资金3524万元。城市综合功能日益完善,明山剡水风景带县域风貌样板区获评浙江省“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明山剡水共富专线成功入选省2023年度第一批共富风貌游线。西坞-莼湖“魅力乡野”样板区成功入选2023年度省城乡风貌样板区名单,迎恩、长汀未来社区通过省级命名,其中迎恩获评省引领型未来社区。新增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智慧灯杆5公里,绿道网10.5公里。生态村镇建设持续深化,全面启动新一轮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莼湖章胡村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优秀村,有序启动2023年度萧王庙何应村、莼湖金地村2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新开工提标改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8个、完成续建项目竣工验收3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97.18%。
知民需、应民声,美丽家园建设初现成效。圆梦安居加速推进,多渠道筹集、认定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6个,房源2177套(间),提前完成年度筹集任务;启动中心城区(东郊区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项目已于11月底提前开工,届时将有1087套全新房源面向新市民、青年人、低收入等住房困难家庭。居住品质有效提升,完成亭晖嘉园、青云小区、东江家园等3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家庭670户;东江家园、亭晖嘉园2个污水零直排项目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围绕“能装尽装,愿装就装”的原则,完成加装电梯9台,5台处于联合审批阶段。物业管理更加规范,深入开展无物业管理住宅小区清零攻坚行动,中心城区物业覆盖率达98.03%;“红色物业”扎根拓面,东郡尚都等4个项目申报省级红色物业项目;完成朝阳小区等5个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导入。
优环境、促规范,行业发展总体健康稳定。建筑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前三季度完成省内建筑业总产值109.27亿元,增速18.25%(远高于宁波增速12.5%),位列主要县市区第1;新开工新型建筑工业化面积约184.1万㎡,城镇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达56.7%;23个项目获评锦山杯优质工程奖,选送溪口弥勒圣坛项目参评鲁班奖。房地产业积极寻求突破点,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24.74亿元,全市排名第3,1-11月预计完成252亿元。实施“9·28宁波房产新政”、率先制定我区购房补贴政策,加强政策贯宣和媒体宣传。同时融合房票政策,通过房产超市加快存量房去化。截至目前,已发放房票3847张,兑付3669张,兑付金额52.88亿元,完成房屋交易2796套。“数字住建”逐步显现。“浙里建”“农房浙建事”等省级应用贯通落地,数字城建档案共享积极推进,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构建,被宁波市住建局列入“浙里甬有安居”数字化应用场景改革实施方案的建设试点。服务效能持续提升,通过建立分段审图、分段(分单体)施工、分期验收等审批模式,大力推进电镀产业园(一期)等一批项目提前进场施工(平均开工提速约2个月),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一批项目提前竣工投用(平均提前投用约4个月)。创新竣工、人防、消防“三合一”联合验收新模式,有效助力企业提前投产。
强手段、严治理,安全风险管控不断强化。抓牢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主线”,先后完成溪上桃花源六区(全市恒大实质性保交“第一单”)、海上海广场一区、溪上桃花源四区保交付工作,待年底溪上名都交付,溪口区域恒大风险项目将实现销号清零;牵头制定的《关于加强房地产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若干措施(试行)》,省建设厅发文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今年以来已妥善处置重大群体信访维权事件56批次,对当前存在信访问题和风险隐患的11个项目均建立“一楼一策”,全力确保年度余下2个待交付楼盘顺利交付。筑牢建筑工程领域“底线”,组织开展建设施工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7项专项行动,对工业厂房消防验收备案、未经验收擅自投入使用等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查处,截至目前,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8起,罚款119万元。守牢房屋安全管理“红线”,圆满完成城乡危房解危市级任务,庄山2幢城镇危房以及尚田街道3户农村危房全部完成解危,城乡危房整治率100%。同时做好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救助工作,今年上报的16户已全部实现救助。
二、2024年工作思路
聚焦城市能级提升。一是加大城市更新力度,结合《岳林街道东部门户片区策划方案》编制工作,系统谋划推进我区城市更新片区布局优化。做好2个街道的城市体检工作,加强城市体检成果转化,围绕我区发展定位,预安排71个项目列入2024年区级城市更新项目库。二是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重点实施锦屏“遗存焕新·文韵长汀”传统样板区和溪口-大堰“云上连山·竹韵原乡”县域样板区创建,同步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等工作,推动我区城乡风貌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提升。三是完善城市路网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宁波主城区互联互通,加快宁波大道快速路(鄞城大道-机场南路)、机场高架南延至沿海中线等项目前期方案研究。初步计划在续建四明快速路(西环线-机场南路)、金海路(金钟路-东环线)综合整治、河头路(长汀路至四明路段)等25条道路的基础上,新建金钟路改造、顺浦路(汇诚路-东江路)等15项道路工程。
聚焦人民福祉提升。一是加大未来社区建设,重点完成松岙、锦轩2个未来社区创建,同步推动滕头、大成、西河和尚德等在创未来社区建设进度,有序开展金钟、南溪、长汀和迎恩等4个未来社区的运营工作,因地制宜在综合提升改造中融入未来教育、健康、邻里等场景,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着力打造共同富裕基本单元鲜活样板。二是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完成锦山别墅区“污水零直排区”改造和8部电梯加装任务,做好18个续建农污处理设施竣工验收及14个新建改造设施开工,年度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98.5%以上。三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快东郊区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力争年度完成主体工程10层,谋划建设400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同时继续做好棚改安置房项目等民生工作,保障群众多元化住房需求。
聚焦行业转型升级。一是激发建筑业发展新潜能,着力培育我区萧云建设、金峨园林2家建筑业骨干企业进入市级建筑业龙头企业行列,积极推动与市属国企开展合作,参与市内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引育力度,依托宁波建工集团、禹顺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力促混改落地企业发展。二是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行动,积极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认证项目;推动装配式装修和钢结构融合发展,年度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培育一批绿色建材骨干企业,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力度,提升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改造中使用绿色建材比例。三是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依托宁波西枢纽建设,紧扣健康美丽新城区建设目标,讲好“宜居奉化”故事。深入研究改善型购房群体换房难点堵点,结合宁波新政,加快我区房地产新政的编制工作,通过多部门联合、多方位举措刺激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聚焦重点关键领域。一是画好安全生产图,坚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抓好事故易发时期施工安全、房屋安全等重点领域,利用信用惩戒、行政处罚等手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织牢住房安全网,推动危旧房管理系统迭代升级,整合城乡既有房屋管理情况,做好系统集成和数据归集,全力消除监管盲区。继续加强房屋安全动态监测和网格化管理,做好农村房屋常态化网格巡查8.6万余次任务,确保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00%救助。三是绷紧质量责任链,结合房地产项目“保交楼”和工程质量的矛盾点,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监管、验收、服务集成改革,完善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机制。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完善问题交办和工作通报机制,积极探索人民调解介入涉房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处置,力争“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