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7369622371/2024-157230 组配分类 重点工作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4-10-11

宁波市奉化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第三季度重点工作任务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字体:【大】 【小】
序号工作任务名称截至9月底进展
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继续缩小。一季度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2元,同比增长7.6%,高于经济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1.48;预计半年度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26293元,同比增长7%
2深入实施新时代“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一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87亿元,同比增长4.59%;二季度农林牧渔总产值 预计为15.74亿元,同比增长5.8%。
3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品种研育,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亿斤以上。落实全年粮食生产计划18.26万亩,其中小麦2.53万亩、早稻3.43万亩、晚稻8.8万亩、旱杂粮3.5万亩(大豆1.2万亩);目前已完成粮食种植14.49万亩(总体进度79.4%),其中小麦种植2.8万亩,早稻种植4.07万亩,单季晚稻种植5万亩,旱杂粮种植2.62万亩(其中大豆0.52万亩);油菜种植0.5844万亩,油茶种植1200亩。粮油种植核实服务全面实施,油菜、小麦、早稻等种植地块全面完成无人机航拍。
4持续深化国家级限额捕捞、省级农业“标准地”等改革,争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国家级限额捕捞试点:一是持续采集试点渔船的捕捞数据,2次派科学观察员上船采集海上捕捞生产、转载和销售信息,委托浙江水产研究院对试运行期间渔获物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初步形成渔业资源利用动态曲线;二是根据区大数据局意见,修改完善限额捕捞特色应用场景项目方案评审;三是完成限额捕捞软件采集系统及预警系统迭代升级;四是深入渔村调研,编制限额捕捞配额分配方案。标准地改革:剡水田园一期、数智农业产业园已完成标准净地建设并全面投产,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先导区已建成并陆续投产,星光万亩方标准净地基本完成,通过标准净地配套建成剡水田园农事服务中心、振盛粮食农事服务中心等,星光农事服务中心持续完善。国家级渔港经济区:一是与设计单位确认现场界桩及标识牌点位,根据港章港界等要求,完成相关标识安装;二是完成莼湖渔港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挂牌工作;三是完成莼湖渔港港章发布工作;四是根据设计单位建议,完成专家评审前的现场查漏补缺工作。
5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组建农业产业研究院,打响“欢喜奉礼”优特品牌和区域农产品品牌。农业产业链:完成草莓、茶叶2个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和裘村西湾冈、莼湖小村农业、松岙上汪柑橘等3个休闲农业庄园项目立项评审,水蜜桃精深加工流水设备引进、蔬菜配送AGV搬运等12个项目纳库,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农业产业研究院:《关于设立宁波市奉化区农业产业研究院的批复》已下发,下步开展成立相关工作。优特品牌和区域农产品品牌:在奉化桥西岸路设立“欢喜奉礼”旗舰店,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附近设立“欢喜奉礼”杭州旗舰店;采用事件营销、硬广、短视频宣推、品鉴会等形式,通过省、市、区各级媒体,宣传推广欢喜奉桃,打响“欢喜奉礼”品牌。
6加快打造竹产业园、水蜜桃文化博览园、浙贝母种源基地试验区,建成数字农业工厂3家。竹产业园:竹韵印家坑新厂区建设进度稳定,已经完成溪口、萧王庙2个初加工点选址。水蜜桃文化博览园:项目已启动建设,展销中心方面,地下室顶板、防水、回填完成100%,钢结构一、二、三、四层钢柱、钢梁完成80%,楼板完成70%,水电、消防完成10% ;桃园及配套工程,分拣中心附属的道路、给水、消防管预埋等完成30%,停车场完成60%,公厕主体结构已完成100%。浙贝母种源基地试验区:制定《宁波市奉化区浙贝母适种性及栽培技术试验项目实施方案》,下发《关于开展浙贝母适种性及栽培技术试验项目合作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相关镇(街道)浙贝母试验基地合作主体征集工作全面启动,适种性试验各项准备工作将于今年9月底前全面落实到位。
7坚持“可持续、能滚动”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农房改造,建成省未来乡村5个、特色精品村6个,和美乡村覆盖率达到40%。省级未来乡村创建周期为2年,目前已完成前期申报工作,省厅于2024年3月发文明确西圃村、裘村镇马头村、岩头村、后竺村、张村等5个创建单位。目前已完成实施方案和设计方案,创建村全部上线省级未来乡村在线系统,每月按时完成未来乡村在线系统进度填报,数字驾驶舱开通上线。特色精品村待上级任务下发。
8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高品质打造环同山和美乡村示范带、生态绿谷风景线,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公里,争创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区。环同山和美乡村示范带:成立以政协陈红伟主席为组长的示范带建设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工作会议。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教授带领的小裤脚团队编制总体设计方案,完成12个行政村和100公里游线调研,今年已启动建设总投资超2.5亿元的第一批项目18个。生态绿谷风景线:该项目为2年期的创建任务,目前已经完成生态绿谷风景线项目调研以及对尚田街道、大堰镇沿线9个村庄从基础设施类提升、风貌类提升以及产业类提升等三个方面形成了特色化改造设计方案。
9“一村一策”提速集体经济发展,提升强村公司联村带农致富能力,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提高到85%以上。组织召开全区农经工作会议,分解部署村级集体经济全年工作任务;落实73个行政村二轮攀高集体经济项目;开展“三清一促”专项治理,组织开展强村公司规范化培训;强村公司上半年收益759万元,平均每村增收3.6万元。上半年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70个,占比24.7%。
10以党建联建牵引“共富工坊”建设,谋划打造共富舱产业示范园,新发展林下经济2000亩,新增共富舱300个、来料生产加工从业家庭3500户,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7%以上。共富舱产业示范园:已对接西坞街道、农商集团和顺源农业,拟定了两个实施方案。林下经济:新增林下经济1370亩。   来料生产加工:新增来料生产加工从业家庭723户,累计带动从业家庭10568户,提前完成2024年底带动10000户以上目标任务。低收入农户:落实村级公益性岗位352个,落实项目建设岗位117个,初步确定低收入农户竞争性项目2个,完成低收入农户综合性保险参保898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