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内外兼修 红帮裁缝助力奉化服装产业扬帆出海
在奉化,有一群匠人,他们手握剪刀,心怀匠心,以独特的技艺和不懈的努力,书写着中国服装史的辉煌篇章。他们,便是被誉为“红帮裁缝”的传人。自百余年前,红帮裁缝便以精湛的手艺和前瞻的视野,开创了中国服装业的新纪元。如今,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他们内外兼修,不仅守护着传统技艺的精髓,更以创新为翼,助力奉化服装产业扬帆出海。
“红帮裁缝”,这一源自宁波奉化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早在2010年便荣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据《宁波帮系列丛书》记载,“奉帮裁缝”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卓越品质,赢得了“红帮”之美誉。百余年来,红帮裁缝以一把剪刀、一个熨斗、一卷皮尺为伴,走遍天下,不仅制作了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还开办了中国第一家西服店,出版了第一部服装理论著作,在中国服装史上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岁月流转,时代更迭。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红帮裁缝的传承者们并未固步自封,而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他们既保留了传统制作工艺的精髓和审美观念,又积极吸纳现代科技和时尚元素,使红帮裁缝的服饰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正如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红帮裁缝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展现出了非凡的工匠精神和时代担当。
早在2021年,我区便设立了以浙江省级非遗——“红帮裁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金达迎为代表的高定服装工作室——红帮裁缝自由职业者实践创新基地,这一基地的成立,标志着红帮裁缝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去年,我区再次发力,挂牌成立了红“纽”乡愁——红帮文化两岸交流工作室,以红帮裁缝技艺为载体,致力于推动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和文化交流,成为了两岸民间文化交融的真正纽带和窗口。
“红帮裁缝要走高定,也要扎根民间。”金达迎先生一语中的。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红帮裁缝技艺,金达迎倾力打造了“金达迎红帮裁缝非遗工作室”,并于今年5月完成重建,正式对外开放。这个工作室不仅成为了红帮裁缝技艺的展示窗口,更是传承人和爱好者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奉化,还有一批红帮裁缝传人选择了出海创业的道路。他们凭借对红帮服饰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设计,赋予了红帮服饰年轻、时尚、实用的全球化标签。这些红帮裁缝在海外市场上大放异彩,不仅赢得了家乡人民的骄傲与自豪,更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红帮服饰的良好形象。
抱团出海,是红帮裁缝企业的重要战略之一。他们通过联合组建企业、共同开拓市场、共享资源等方式,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宁波奉裳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公司集结了爱伊美、长隆、雅楚、丹盈、莱士衬衫、鑫航物流等多家头部企业及一批港资外资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耕海外市场。在红帮裁缝技艺的引领下,这些企业不仅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更将红帮服饰的魅力和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而从出走到回归,香港奉化联谊会会长张宗琪先生便是红帮裁缝传承与创新的生动例证。张宗琪的父亲张子斌是奉化籍港胞,在香港创立了高端男装定制品牌。历经70多年的风雨洗礼,该品牌凭借卓越品质和精湛工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如今,张宗琪先生追随父辈脚步,回乡创业,将家族企业落户西坞街道。他不仅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融入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元素,推动红帮服饰设计制作,还出资与奉化职业教育中心合作,开设服装CAD实训室,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才。这一举措不仅为红帮裁缝技艺的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更为奉化服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匠心筑梦,扬帆远航。红帮裁缝们以匠心为基,以创新为翼,不仅守护着传统技艺的精髓,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往直前。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绘就了一幅幅服装产业扬帆出海的壮丽画卷。正如古人云:“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红帮裁缝技艺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承载着家乡人民的深厚情感,更成为了连接世界各地人民的友谊之桥。
编辑 袁冰露 校对 卓江安 终审 刘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