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乡村CEO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 陈锦溢
作为宁波市第一个“吃螃蟹”的区,去年11月,我区广发“英雄帖”,举行首届“乡村CEO”招募大会。近日,我区举办宁波市乡村运营CEO路演大赛的首站。截至目前,我区共有10个试点村成功签约乡村运营师(团队),53名乡村CEO(专业乡村运营人士)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落地项目23个,吸引资金3800余万元,在他们的努力下,栖霞坑村、金峨村等一批乡村纷纷“出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到乡村CEO这个新名词。乡村CEO能火,并非偶然。
广袤乡村大有可为
位于溪口镇的栖霞坑村,四周青山巍巍,筠溪潺潺,贯穿整个村落,村内保留着众多青砖黛瓦式的古居、古建筑。这里不仅是栖霞坑古道的起点,也是“唐诗之路”东南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栖霞坑村非常有发展的DNA!”刚来到村中,福建女青年陈琳琳的眼中满含憧憬。
2018年底,被栖霞坑村风景吸引的陈琳琳和她的团队便落户于此,在村中建起了高端民宿。在团队的改造下,小村庄悄然蜕变,增添了咖啡馆、餐厅及美学手作工作室等配套设施。同时,他们还开发多项农文艺体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我卖掉了老家的房车,这一待,便是整整六年。”陈琳琳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村庄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
去年年底,陈琳琳挑起栖霞坑村CEO的“大梁”,参与到村庄运营中来。自从村里的民宿和文旅产业兴起后,不少村民在家门口摆摊、办农家乐、卖农副产品,村庄人气渐旺,村民的钱袋子日益鼓胀,同时,陈琳琳与村民走得越来越近,成了大家口中的“小陈”。
共同富裕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陈琳琳和团队先后策划了村首届地瓜王争霸赛、雀神大赛等活动,并在村文化礼堂增设了投影与音响设备,为村民播放戏剧节目,点亮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今年1到10月,民宿产业的兴起不仅为栖霞坑村带来了超过8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也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以上。
“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担任乡村CEO,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西坞街道庙后周村CEO邬彬旭感慨道。
刚被庙后周村聘为乡村CEO时,邬彬旭不免有些忐忑。这里青山环绕,风景旖旎,但同时面临着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不足,土地资源闲置,年轻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等问题。在经过一系列的走访排摸、业态分析后,邬彬旭敏锐地察觉到村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特别是古砖瓦烧制技艺、陶器制作技艺以及宁波汤圆制作技艺这三张“非遗文化名片”。
如何让“睡资”变“活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年从事陶艺事业的邬彬旭,很快给村子找准了定位:以文促旅、景村共建。打造非遗体验基地,开发非遗文旅产品,丰富市集、美食、游玩业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邬彬旭和团队的策划下,庙后周村走上了研学、游玩等业态融合发展的新赛道,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农创客江兵、艺术爱好者周帆……在文化引流下,越来越多“斜杠青年”选择加入庙后周村。该村党支部书记周小川深有感触:“以前村里冷冷清清,自从村里来了个CEO,搞了这些文旅项目,村子热闹起来了,不少年轻人也愿意到村里看看。”
对于未来,邬彬旭的心里也有了更多计划:“联合非遗资源,深化研学课程,打造庙后周村的文旅金招牌。”
让乡村CEO招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眼下,大部分农村面临老龄化、空心化……乡村振兴非常需要年轻血液。”区农业农村局人才与科技教育科科长许媛媛介绍说,“作为全市首家试点,奉化区一直在探索农村职业经理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去年开始,通过“村社自我推荐、镇街初核申报、区级实地踏勘”的方式,我区精选溪口镇栖霞坑村、西坞街道金峨村等12个行政村为全区首批乡村市场化运营试点村。同时,坚持“好团队优先、大公司优先、大投资优先”的三个优先原则,以试点村合作意向为重,让乡村CEO“招得进”。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栖。近年来,我区对乡村CEO的扶持力度也再上新台阶,在签约的三年孵化期内,为每村每年提供20万元的运行补助,同时根据实际运营成效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情况进行奖励,单年度最高奖励补助金额可达80万元。在补助的同时,推出年化利率较低的“青农贷”等强农富农金融产品,降低CEO创业贷款成本,让乡村CEO“留得住”。
“单枪匹马”难行远,团队协作方能全方位发力。“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奉化在招募乡村CEO时考虑的是团队模式。”许媛媛强调。在多次举办沙龙、赛马比武等活动下,全区乡村CEO团队既能分享经验,又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同时,我区实施农村职业经理人培养成长计划,设计“入职综合培训+常态技能提升+定期交流研讨”的课程体系,集合了职业经理人、乡村造梦师、农创客、农业经营主体和优秀村社干部等多方力量,依托校地合作平台,开展能力培训,确保乡村CEO“用得好”。
乡村CEO不断扬起发展风帆,广袤乡村也回馈他们更多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相信在乡村CEO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乡村振兴道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