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振兴之“桥” 筑共富之“路” 西坞街道党建联建赋能乡村振兴
记者 王巧丽 虞金辉 通讯员 段凌云 胡赟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西坞街道将深化党建联建作为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抓手,不断深化与央企、市属国企的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政企联动与协作,借势借力推动乡村发展。同时,紧紧抓住党建联建助力共同富裕有利契机,依托“一心两带九片N点位”五年规划,锚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目标,着力构建开放共享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一幅幅组织强、产业优、群众富、文化兴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西坞街道徐徐铺展。
“抱团致富”
激发乡村澎湃动能
近日,记者走进西坞街道雷山村金耳种植基地,一座座色彩鲜明的5G金溪共富植物方舱映入眼帘,方舱内一排排整齐有序的铝合金架上,色泽鲜亮的金耳、松茸、猴头菇、花生芽等作物长势喜人。“金耳被誉为菌中‘燕窝’,种植周期短、产量高、市场前景好,是名副其实的‘金疙瘩’。”雷山村党支部书记陈四海向记者分享村庄的“致富经”,基地自运营以来,每个方舱每月能产出900公斤金耳,年销售额可达600万元,不仅为雷山村带来经济效益,还吸纳10余名村民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问题。
高效益的背后,离不开智慧农业的强大支撑。自2019年以来,雷山村投资600万元建设小型“智慧方舱”30座,配套引入食用菌恒温恒湿智慧种植设备、物联网系统,运用5G技术为方舱作物生长提供优良稳定环境,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农业转型。如今的雷山村,再也不是那个七八年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1万元的落后村庄。
一条蜿蜒约6公里的金溪河,串起雷山村、蒋家池头村、税务场村、金峨村、余家坝村“五兄弟”。近年来,西坞街道以“强村带弱村”为核心理念,将“金溪五村”作为党建联建的重要试点,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分享发展经验等方式,不断凝聚发展共识,增强组织凝聚力。村党支部书记作为“领头雁”,带领大家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五村不仅通过共同谋划落地金峨文化中心、金溪生态产业园等项目,整体提升村庄风貌,还通过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共同开拓市场,提升油焖笋、水磨年糕等名优特产的市场竞争力。去年,五村集体经济收入总计达836万元。
“动车赋能”
推动文旅提档升级
近期,横卧在西坞街道“万亩稻香”党建联建核心区域的动车共富驿站,以其独特的仿真地铁列车设计,将现代交通元素与田园风光相融合,形成一幅“粮”田美景。这列全长245米、拥有24节车厢的“列车”,每节车厢根据西坞各村特色精心打造,不仅将本土文化、手工艺品、特色美食等元素融入其中,成为展示西坞丰富乡村旅游资源的窗口,吸引八方来客,更计划在今年逐步引入20—30名电商主播,每年引流80万人次以上,完成农产品展销、密室逃脱、镜子迷宫等项目引进并逐年提升盈利水平,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万亩方’动车共富驿站不仅是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和西坞街道携手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更是党建工作向基层延伸、向产业发展深化的有力体现。”西坞街道新农办主任潘勇磊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推动文旅提档升级,自去年8月以来,西坞乘着“联镇街入村社”主题教育的东风,在党建联建赛道上持续发力,从最初的村村抱团协作“内循环”模式,迭代升级为央企、国企、机关、银行、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多元共建的“外循环”模式。今年5月,西坞街道联合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农商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党建联建共建协议,成立“轨畅农兴·西坞共融”联合党委,有效推动“万亩方”动车共富驿站、亲子研学、宁波市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等共富项目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红色”动能。
“数字为笔”
擘画民生幸福图景
“家人们,我手中的奉化油焖笋是当地农户自己种的,保证新鲜!”在西坞街道庙后周村的“奉化江小院”网络直播基地,主理人江兵与团队忙得热火朝天,多日的直播让他嗓音沙哑,但在镜头前,他仍是那个充满激情、卖力吆喝的“奉化江”。
来自安徽的江兵自2012年起就扎根奉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将“奉化江小院”打造成为一个集农产品种植、网络直播、短视频制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网友对油焖笋的反响竟然如此热烈,我们不仅解决了庙后周的油焖笋销路,还从其他村的农户手中收购。”江兵激动地表示,自己一定要当好“网络红娘”,让奉化本地的水蜜桃、芋艿头、油焖笋等特色农产品凭借小小的屏幕,走向全国各地。
“奉化江小院”共富工坊的兴起,是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生动写照。西坞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奉化江小院”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党建联建机制,将基层党组织、农业合作社、非遗传承人、电商平台等多方力量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互联网+农业”新模式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活力,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希望。截至目前,今年“奉化江小院”共富工坊的奉化水蜜桃线上销售额为360万元、油焖笋线上销售额为180万元,为周边村庄增加就业岗位25个,农户增收130万元。
大道之行,始于足下。党建联建的引领让西坞街道的广袤乡村散发出蓬勃的生机,让村民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实惠和幸福,为奉化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提供“西坞经验”。下一步,西坞街道将不断优化党建联建机制,凝聚组织互促、党群互动、平台互惠、氛围互创的发展共识,共聚联建力量、共谋产业发展、共享服务资源,以“党建红”引领“产业兴”,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
记者手记
在西坞街道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感召力。街道打破党建联建只在村与村之间进行的局限,创造性与央企、国企跨层级联建,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的转变。
西坞街道的实践表明,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的党建联建机制可以让资源聚集、力量倍增、优势叠加,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发展路径更加清晰,这充分证明党建联建就是生产力。希望能有更多地方不断推陈出新,持续深化党建联建机制,涌现出更多、更响亮、更务实的党建品牌,推动乡村振兴、农民致富不断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