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742197906J/2024-158567 | 组配分类 | 重点工作 | 主题分类 | 机械制造与重工业,轻工纺织,化工,国防工业,航天、航空,信息产业(含电信)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发文日期 | 2024-11-29 |
2024年工作总结及下步计划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需求不足、预期偏弱等各类因素影响,我区工业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奉化区深入贯彻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认真落实省市区部署要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稳主体、促生产,确保工业和数字化经济发展实现“一季红、半年进、三季稳、全年优”,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首次迈上千亿大关,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列全市前列,入选新一轮全省工业大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工业增加值
1-10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94.0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区属增长11.0%。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63.5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区属增速12.6%,位列全市第一。
(二)工业投资
1-10月,全区完成工业投资56.6亿元,同比增长29.1%;完成制造业投资52.8亿元,同比增长27.7%;完成技改投资26.0亿元,同比增长18.1%。
(三)数字经济
1-10月,全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25.8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互联网软件信息服务业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1.0%。
二、2024年亮点工作
一)强化政策规划引领。牵头制定《宁波市奉化区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制造业智造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实施细则》,坚持集聚、智造、创新、传承总体原则,紧紧围绕产业体系、智造创新、企业培育、绿色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予以发展支持,为推进全区工业经济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集成化、融合化协同发展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
(二)工业经济态势良好。创新实施“五色”预测预警体系,建立“主动发现、预警分析、解决问题”长效机制,区、局、镇街三级联动,分组分片区下沉式走访服务重点企业,尽全力协调解决困难,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从年初以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始终保持全市前三。
(三)数字经济加速推进。加强产业引培和扩容纳统,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119家,数量同比增长15%。制定出台《奉化区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以气动、汽车零部件、服装等产业为重点,分行业召开数字化转型推进会4场200余家企业参会;18个项目申报省市两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33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改造,120家企业被认定为数字化水平二级及以上。
(四)腾笼换鸟成效凸显。实施腾笼换鸟“衣领子”行动,聚焦布局散乱、工居混杂、效能低下三大问题,形成九个一批重点任务。1-10月全区共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地850亩,腾挪流转低效工业用地347亩,整治低效企业348家,超额完成市区两级目标。推进125家企业入园集聚,白杜循环经济产业社区被评为市腾笼换鸟标志性项目,并作为唯一一个老旧工业区块改造优秀案例在全市现场会上专题汇报并作经验交流分享。
(五)企业服务纵深推进。深化“工链圈”赋能平台建设,创新推出“新质国潮”服务新品牌,线上发布产业信息40期,线下举办对接活动38场,惠及企业1600多家次,工链圈工作获汤飞帆市长批示,奉化区作为唯一县(市、区)代表在2024年宁波市“十链百场千企”活动推进大会上作先进典型发言。加快惠企资金直达快享,全区共为市场主体减负13.91亿元。及时兑现政策激励,共完成财政奖补奖金16853.37万元。
三、下步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区经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全会改革决策部署,对标目标任务,围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锚定“12345”工作体系,以工业经济的“稳、进、立”为全区做贡献。
(一)抓链群聚产能,推进产业集聚提档升级。一是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实施“一大一高两新”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做好“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省“415X”、市“361”、区“8100”产业集群建设,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做精做优全区产业集群,培育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基础,力争成功创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1个。二是加力推进“腾笼换鸟”。围绕“腾笼换鸟”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一张图”,持续推进工业用地整治,力争全年推动工业用地改造提升800亩以上,全区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增长率及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增长率实现双5%,整治低效企业350家,腾挪流转低效用地150亩,推进150家企业进入工业控制线并向“2070”集聚。三是加强延链补链强链。迭代升级“工链圈2.0”,推进“新质国潮”品牌建设,专注于细分产品和新兴产品,聚焦细分领域产品,持续组织举办产业链专题对接会和企业需求动态对接会,全年组织开展“工链圈”线上线下活动50场次以上。开展全区企业产品底数排摸,在现有879家重点企业产品目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产品目录,分批次发布企业产品目录清单手册,破除信息壁垒,助力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我区主导产业集群优势再提升。
(二)抓项目增动能,推进工业投资提速扩量。一是实施清单管理。从谋划招引、续建、新开工等项目阶段,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完善项目库建设。建立项目清单化管理,滚动更新项目推进情况,2025年实施工业项目150个以上,5亿以上重点项目10个以上。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周期性管理,建立项目推进协调机制,靠前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全力推动比亚迪二期、星源卓镁、生命健康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实施,尽快形成新的增量。三是紧盯项目投产。持续优化项目前期审批、开工建设等手续,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重点督促供地项目通过压缩建设工期、设备采购调试周期等措施,促进项目提速建成投产,形成产值增量。
(三)抓主体蓄势能,推进梯队建设提级创牌。一是提升企业规模。开展“扶强扶优企业”行动,全力支持企业上规模上层级,争取2025年规上企业数量、亿元以上企业、5亿以上企业、50亿以上企业均有大突破。二是扶强优质企业。建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大优强”分级分类培育体系,鼓励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深耕细作,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加快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宁波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三是开展示范创建。立足于优质企业,鼓励企业对标先进,持续推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争创工业设计中心、省级数字化标杆企业和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四)抓转型挖潜能,推进新质生产提标扩面。一是推进数字化改造。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发挥数字经济促进会和行业协会作用,以数字化改造库为基础,打造“1+N”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服务平台体系,推动企业“智改数转网联”、“上云上平台”。二是推进绿色化转型。有序推进清洁生产、节水型企业、“无废工厂”、“绿色工厂”等绿色载体创建工作,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争创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节水型企业和三星级及以上绿色工厂。三是推进新项目招引。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产业目录库为导向,着力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前沿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主导产业。
(五)抓服务塑效能,推进稳企助企提质迭代。一是实施“五色”预警。实施“红橙黄蓝绿”五色预测预警机制,覆盖全区所有规上企业,开展精准服务,力争推动全区规上工业平稳运行。二是建立企服体系。坚持“沉下去”和“请上来”相结合,谋划“工链圈”的“一圈一站一员”体系建设,推动服务资源下沉。探索建立重大项目服务机制,对重大工业项目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堵点和难点问题,有序保障推进重大工业项目的顺利实施。鼓励行业协会发挥优势专长,全力支持当地企业发展。三是做好人才工作。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落地,全方位保障人才需求。跟踪服务人才项目排摸、申报、答辩培训等全周期管理。扎实开展企业紧缺性人才需求调查,做好各级人才政策宣传,实现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