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进正当时 扬帆再出发
记者 赵雪雁 徐琼
“经济发展稳中见韧”“改革创新活力迸发”“营商环境持续提升”“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双招双引’精准发力”“城乡面貌加速蝶变”“共富实践亮点纷呈”……回望2023年,我区干部群众奋勇争先、砥砺前行,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站在新的起点上,2024年的奉化该怎么干?“新春第一会”给出了答案。
昨天下午,在奉化剧院,全区“深化作风建设、加快空间变革”大会召开。这次会议既是空间大变革的部署会,也是高质量项目建设与高标准作风建设的部署会,向全社会传递奉化真抓实干促发展、真情实意优服务的决心和态度。同时,我区将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优质的为民服务,继往开来、砥砺奋进,努力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征程中增创奉化特色、彰显奉化担当,确保实现“开门红”。
起势决定走势,走势决定趋势。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谋划、特色标识如何擦亮、城市气质如何彰显……我区正以蓬勃向上、锐不可当之势,立足新起点、锚定新定位、扛起新使命。
产业创新提质
打造发展引擎
“设备联网率达91%,生产效率提高25%,企业运营成本降低21%,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2%,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2%,能源利用率提高12%,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在星宇电子(宁波)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里,自动化流水线正运转不停。
2024年刚开年,我区便多了两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如今,我区已有31个项目获评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个项目获评市级“未来工厂”,4个项目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优化产业生态、持续夯实数字基础,产业数字化规模稳步上升。
在宁波海威汽车零件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销售人员正忙着回复来自全国乃至海外客户的邮件。从产品走出去,到企业走出去,拓市场、引项目、强主体、搭平台,我区正着力打造更具活力、更有韧性、更具竞争力的“地瓜经济”,在向外“蔓延生长”的过程中,“藤蔓”伸向四面八方,汲取阳光、雨露,将养分源源不断地输回“根茎”,进一步推动技术升级、人才培育、产业迭代,实现良性循环。
回望过去,2023年,全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982.7亿元,其中区属规上工业产值741.1亿元;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401.8亿元,其中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184亿元,同比增长8.3%,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列全市第三位;工业投资完成56.6亿元,同比增长5.1%;制造业投资完成52.9亿元,同比增长5.9%。
展望未来,干字当头,精准发力。产业集群提档升级,抓好集聚壮产能;瞄准未来产业新赛道,聚焦前沿科技;深入开展研发“诊断+提升”专项行动,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提升;助力产业强链补链,完善企业梯队培育;聚力发展“一大一高两新”产业,推进“两化”融合……“转型”“数智”“产业”刷足存在感,展现奉化在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强大决心。
以创新提质为引领,持续推进“数转质改”,以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为重点和抓手,强化链群培育,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为制造业发展点燃加速引擎。
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宁波亚德客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向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提交了厂房扩建项目的规划核实申请,该分局启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一类事”改革,仅4个工作日后,就收到了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确认书。
溪口火车站作为重要公建项目和民生工程,涉及质量监督、消防备案等验收事项10项,关联住建、资规等6个部门和单位,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一类事”改革后,住建部门牵头组成验收专班,仅用7天便完成了竣工验收,并首次实现“竣工即办证”。
营商环境是执政理念、治理水平、行政效能和整体形象的综合体现,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地区发展的生产力、竞争力。
一流的营商环境,离不开一流的政务服务。竣工验收是项目建成投产的关键环节,正在实施的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一类事”改革,跑出建筑工程12个工作日内、工业项目8个工作日内验收办结的“奉化速度”,企业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一场“火药味”十足的电视问政直戳营商环境痛点,围绕“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进位进阶”主题,聚焦“推进不了的项目、兑现不了的政策、减轻不了的负担、配套不了的服务、统一不了的起点”等五大重点问题,开展问政问效,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再添一把火;积极打造“工链圈”赋能平台,引入区域外资源,靶向发力解决本地企业市场拓展、行业痛点难题,推动实现平台资源整合共享……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围绕“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示范区”目标,相关部门将更加拉近与企业的距离,从企业具体诉求出发,创新推出一批增值服务事项,完善政企常态沟通联络机制,打造涉企服务“一类事”特色场景,完善“法护营商”十二策,让营商环境锻造城市核心竞争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坚持绿色生态
绘就共富底色
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三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
翻开2023年奉化“三农”工作的“成绩簿”,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令人心向往之:萧王庙荣获省和美乡村示范乡镇,全国首个乡村环境学习中心落户箭岭村,长岭、缪家、蒋家池头村创成省未来乡村,章胡村上榜省美丽宜居优秀示范村,大岙、东山、蒋葭浦村等7个村获评省特色精品村,明山剡水、西坞—莼湖“魅力乡野”创成省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我区蝉联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优胜区。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不仅奉化人感同身受,更有实实在在的荣誉与数据佐证——首捧“大禹鼎”金鼎,获评“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荣誉称号,全区16个县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持续达到100%。
片区组团,抱团发展,党建“领头雁”绘就发展同心圆;“共富工坊”架起百姓家门口的“致富桥”,建起强村富民产业链;老年食堂饭菜飘香,暖胃更暖心;“乡村CEO”模式吸引更多有才华、有抱负的人才走进乡村创业,点燃乡村振兴火种……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共同富裕成色更足。
在“千万工程”引领下,我区的“含绿量”正在变成“含金量”,乡村旅游串点成线,山乡蝶变绽放新颜,一幅生态优、城乡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万千幸福”美丽画卷已然展现。
但也应当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生态家底更待夯实。一年四季春为首,春无遗勤,秋有厚冀,我区将抓好粮食生产“发力点”,深挖农民增收“增长点”,打响区域农产品品牌“特色点”,聚焦村居品质提升“突破点”,谋划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关键点”,扮靓“面子”、夯实“里子”,让生态环境更优美、物质更富裕、精神更富足、生活更幸福。
提升民生福祉
彰显城市品质
这个新年,奉化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城市文化中心里,观新展、赏非遗、读书本、看舞龙,品文化魅力;体育中心里,挥洒汗水、健康奔跑,以满满活力开启新年;仁湖畔、县江边,绿道骑行、绿地露营、观景赏梅……当春时节,万象更新,打开奉化人的朋友圈,无数这样的场景定格流转,拼成一个个幸福的画面。
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与“硬实力”密切相关,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和“精气神”,是在拼经济、拼项目、拼发展的“硬核”赛道上,持续“打硬仗”“打胜仗”的底气。
“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奉化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这只“巨手”破题,坚持规划“一张图”、城乡“一盘棋”、内外“一手抓”,实现空间重构、山河重整,支撑起“一主两副、三江四区”全域空间格局,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塑强交通骨架,拉大城市框架,“三横三纵”骨架干道网络体系搭建、甬金铁路贯通运行、溪口火车站建成投用,奉化正实现向南、向北、向西跨越,打通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的“经脉”与“血管”,长三角主要城市2.5小时通达的速度背后,是我区紧踩油门,发动以交通先行实现城市发展“换道超车”“新引擎”的体现。
特色,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怎样提升一座城市的辨识度?就是在自然禀赋、文化底蕴这些要素中抓特色、扬优势。雪窦山全球智库论坛、雪窦山弥勒文化节、雪窦山健康产业发展大会等,奉化以挖掘弥勒文化为主线,高标准推进雪窦山名山建设。以节为引,相约名山,2024年下半年即将在奉化举办的世界佛教论坛,是一次我区向世界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打造世界级的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全面提升雪窦山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影响力。从一座山到一座城,“微笑奉化”城市形象正传扬四海。
“城有诗书气自华”,波澜壮阔的历史是城市最为深厚的家底。挖掘厚重历史之下的“富矿”,转化成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桃花马拉松、蜜桃音乐节、蜜桃市集、2024“第一视角”中国创业者开年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展现青春洋溢、激情飞扬的城市气韵。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区持续擦亮“乐业奉化”名片,推进“医学高峰”攀登行动,实施“一老一小一新”全龄友好行动,以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重大项目定格民生幸福“关键帧”,补足民生短板,打造幸福标杆,从教育、就业、医疗到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守护“万家灯火”,托起老百姓的幸福梦,奉化正成为近悦远来的桃花源。
明天属于勇向涛头立的弄潮儿,属于脚踏实地的实干者。新的一年,新的征程,面对新的挑战,锚定新的目标,勇担新的使命,奉化以“争速争进争一流”之志作答时代之问,乘势而上,逐梦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