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00655/2024-136274 | 组配分类 | 通知公告 | 主题分类 | 教育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4-02-26 |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区“双减”优秀实践案例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初中、小学: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常态化征集“双减”工作优秀实践案例机制的要求,为及时总结提炼我区“双减”工作典型经验,持续推进“双减”工作提质增效,决定开展2024年区中小学“双减”优秀实践案例征集评选。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初中和小学。
二、案例要求
(一)案例撰写范围。案例内容要提高学校站位,站在“培养什么样人”的高度,做更高位的实践探索,以便深化落实“双减”工作。案例要从学校管理层面去写,不要只写单个学科的工作。案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课后服务(暑期托管、服务管理、师资安排、免费优秀线上服务资源等)、作业减负(作业设计、作业管理、作业指导等)、考试管理(命题设计、频次管理、评价管理等)、其他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睡眠管理、体质管理)、课堂教育教学提质(教学方式转型、学习形态变革等)、家校社联动(学生课余生活指导、周末学习指导等)、科学教育(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二)案例撰写要求。案例标题要突出“特色做法概念化”。案例背景要写“双减”深化推进中,发现的需要破解的痛点、难点问题,也就是本案例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描述问题时要注意典型性、具体性和规范性;尽量用数据或师生、家长感受说话。问题解决要有一些具体的举措和制度性的保障,突出学校有亮点的原创性做法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案例成效指“双减”推进过程中问题解决的成效,如:学生的负担感、体验感、成就感,家长的负担感,对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满意度,轻负高质的达成度、改善度等等。
(三)案例撰写规范。注意保护学生及家长隐私,不出现学生及家长的真实姓名,不出现到访领导的姓名;不采集家长职务、收入等敏感信息;不出现人物正面照,不出现涉及隐私的聊天记录图片。全文涉及到“双减”的字样,一律加双引号“”。
(四)案例撰写方向。1.关注“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评价改革、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优化等方面的创新做法与实践经验,尤其是评价如何营造有利于巩固和深化“双减”的氛围。如何建立指向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机制,引导师生更关注可持续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方法、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等;如何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进行制度性改革,以重构校园生活,适应师生在校时间更长的新挑战等等。2.“双减”工作长效化制度、机制的建立。关注多元主题背后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关注这些制度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撬动效应与持续影响。例如:课后服务资源的整合统筹与准入标准制度,包括学校如何管理和使用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如何与场馆、少年宫合作开展课后服务等;课后服务的评价机制,包括是否建立课后服务质量评估标准、学校如何对课后服务质量进行监管。
三、评选程序
(一)申报。各学校要认真做好学校“双减”优秀实践案例申报的发动和组织工作,做好“双减”案例的征集和指导。
(二)推荐。每所学校推荐优秀案例1—3篇。要求各学校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择优推荐的原则,对申报案例进行初选,确定“优秀实践案例”推荐名单。
(三)遴选。在各校初选、推荐的基础上,区教育局组织专家组进行遴选,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表彰,并将优秀案例择优推荐至省市级评选。
四、材料报送
(一)报送时间:2024年4月12日前报送。
(二)报送方法:将附件1(三份)和附件2(一份)纸质稿上报普教科913办公室,附件1和附件2电子稿发送至邮箱(fhjy2021@163.com)。联系人:马老师,264766。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开展案例的评选,是促进课后服务、“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不断深化、持续推进的重要举措,各学校要认真总结,精心组织,积极参加评选。各学校要坚持实事求是,认真提炼,确保所申报特色课程、典型案例的质量,严禁抄袭。
(二)案例撰写必须是学校层面(非教师个人学科内容,教师个人上报不予受理)针对学校整体开展的情况进行文本组织的,可结合参考省优秀案例内容,切入点可以小,但要彰显学校特色,展示我区中小学减负提质“有个性、有温度、有成效”的工作新样态。
(三)格式要求:案例请直接填写在附件1表格内上交,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字数不超过3000字。
宁波市奉化区教育局
2024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