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5994974386/2024-136342 组配分类 计划方案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2024-02-29 成文日期 2024-02-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发布机构 区综合执法局

宁波市奉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字体:【大】 【小】

2023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人民满意、群众认可的一流业绩为目标,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力争综合执法公正文明、市容秩序和谐有序,相继获得全省“十佳存量违建处置示范县市区”、2023年度宁波市市容管理优秀单位、区“五水共治”工作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推进执法改革,打造综合执法新实践。一是对标对表,力求改革争先进位。动态精调镇街赋权清单,完成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等工作,2024年2月1日起实施。以镇街名义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7837起,无一起复议、诉讼案件发生。谋划改革亮点工作,邀请省综合指导办副主任谷小忠为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授课,提炼校园安全、景区景点、建筑垃圾等“监管一件事”,其中“镇队合一”入选省指导办经验做法。二是做实提效,锻造一流执法队伍。建立执法人员下沉差异化分配、分类考核机制,全区下沉489名,占比85.7%,建立“一月一督查一通报”和区委专项督查机制,约谈2家单位,印发通报10期。健全“分层分级”执法培训体系,积极推广教科书式执法模式,印发典型案例、笔录模板等,各镇街配备66名法审人员,优化法治保障,破除执法障碍。三是高效协同,再造执法运行机制。推进两级指挥中心一体建设,贯通省监管执法数字应用与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实现网格事件覆盖11个条线,居于全市前列。建立常态化监管协作、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全区跨部门联合监管率指标达47.71%,开展“综合查一次”5711户次、联合执法任务458个。

(二)加强执法监管,巩固执法成效常态化。一是燃气安全紧抓不放。系统开展餐饮行业、沿街店铺等人员密集场所燃气领域隐患专项整治,累计排查7.5万余户,发现的隐患问题均第一时间闭环整改。加大对非法充装、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已办理燃气领域案件399件,罚款46.77万余元。全面铺开“胶改金”工作,基本实现18.28万户瓶装燃气用户全覆盖安装。二是拆违除险措施有力。推进治违除患促安全违法建筑专项整治,集中力量、攻坚克难重点整治拆除一批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容市貌和群众反响强烈的违法建筑。强化属地源头管控,坚决杜绝新增违建。全区共处置各类违法建筑121.61万平方米,完成市定目标152.01%,完成三改面积108.15万平方米。三是着眼民生关注精准执法。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898件,处罚金额578.62万元。违停抄告5.1万辆次,捕捉流浪犬744只,办理垃圾分类案件232起,倒逼文明习惯养成。推进铁腕治渣攻坚,累计查处建筑垃圾案件526起,罚款379.84万元。深化“一跨十乱”行为,查处街面秩序案件529起,罚款19.14万余元,做到了执法清单化、常态化、多样化。综合运用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机制,持续推动企业信用修复,彰显执法温度,共帮助企业信用修复131次。

(三)致力队伍建设,打造执法队伍规范化。一是强化培根铸魂,思想底色“亮”起来。组织全局党员干部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构建“中心组+党支部+党员个人”的共学体系。班子成员开展集中学习15次、专题研讨4次。建立学讲结合“沉浸式”学习机制,依托“导师结对帮带”、“中层干部上讲堂”等学习制度,结合周五云课堂、学习强国APP等线上线下方式,在学思践悟中提升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穿透力,组织开展讲学结合活动6次,参与125人次。二是强化问题导向,破解难题“实”起来。聚焦发展动能变革、空间格局变革等领域,围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城市品质提升、队伍规范化建设等主题,精准锁定领导班子5项调研课题,组织领导干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访谈等形式深入一线开展调研,查摆问题10条,制定对策措施12项。强化实干担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积水点改造、道路污染、洗车行业不规范排水等作为主题教育“重实践”的民生工程,常态化推进“周末马路骑行、驻企专员、“街巷跑长”制度,集中力量办实事。共开展“马路骑行”25次,“街巷跑长”共发现问题8232个,已处置 8230个,处置率为99.98%。三是强化正面宣传,社会影响“正”起来。以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大综合一体化为主线,通过媒体矩阵开展动态报道。全年累计在各级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平台刊发信息、报道600余篇次。其中,新蓝网、甬派、法治网、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甬上、宁聚等市级以上(含)媒体用稿400余篇次;市级及以上电视台用稿5条,例如《浙江宁波:警惕“双台风”叠加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被中央电视台2套《经济信息联播》进行深度报道;奉化日报用稿67篇,运用“掌上奉化”订阅号,累计推送各类信息、稿件70余篇,阅读量达5.6万人次,营造了文明新风尚,赢得了普遍赞誉。

二、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后,我局综合行政执法事项达到了1516项,执法队员的法律专业能力、理论水平、综合素质与 “一专多能”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综合执法改革后,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在职责边界、案件移送、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沟通协调。

三、第一责任人履职有关情况

(一)强化党风廉政作风表率。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带头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续优化干部作风,全力打造综执“铁军”。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主动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各种监督之下,确保从政之路不偏航、不脱轨。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讲廉政党课,运用教育提醒、谈心谈话等手段,引导加强局机关自身建设,坚决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坚决反对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做到择善而交、择人而友,始终保持“亲”“清”的政商关系。

(二)坚持学法尊法用法普法。加强系统执法培训,探索建立干部学法用法有效形式和监督机制,依托“周五云课堂”“浙里干部之家”等优质线上资源,采取法制讲座、学法考试等多种形式,通过案例研讨、教科书式执法、“公职律师驻队”等共建交流方式,有效赋能队伍法治思维水平、法治素养和依法执政能力提升。

(三)推进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坚持科学决策和集体决策,充分发挥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整体作用,重大事项均党委集体决策,杜绝“一言堂”、一刀切等特权思想。确立“严格办案就是最好的法律宣传”思想,带领执法人员规范办案流程、杜绝随意执法等现在产生,依法办理各类行政处罚案件,及时做好行刑衔接。全年共推动行政处罚结果公示191条,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四、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2024年,我局将贯彻落实好省市区委决策部署,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总牵引,推行以增值化理念提升行政执法质效的系统工程,践行执法为民、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赋能基层,努力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征程中增添综执色彩、彰显综执担当。重点抓好12345工程:

(一)以更高站位全力抓好“大综合一体化”这一重头戏。全局上下要统一思想,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把更优秀的干部、更优质的资源配置到“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工作中。一是拧紧发条,压实责任,做强“一体协同”。突出应统尽统,发挥指导办牵头抓总作用,对照提升行政执法质效目标,抓好各项达标性指标,统筹协调全区行政检查计划,完善晾晒通报、滞后约谈、考核评价等“三项刚性机制”。做强“一个中心管指挥”,健全行政执法指挥体系,推动“1+6+N”联合执法模式,以事项划转实施、案件移交、协同响应、职责争议处置等为重点,边实战、边检验、边提升。二是注重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做实“一支队伍”。正确处理好事和人、权和责、条和块的“三个关系”,推动事项赋得准、力量下得去、基层接得住。加强队伍规范化和执法能力“双建设”,进一步推进镇街法制审核员队伍完善,梳理落实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推进分类分级分层培训,通过以案促学、模拟法庭、教科书式执法等“场景式”执法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综合性执法人才。深入推进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镇街持证人员办案参与率,加大“枫桥式”执法队、最佳实践创建力度,推进基层中队“五化争先”建设,着力打造“一镇一品牌”“一队一亮点”。三是挖掘典型,培树品牌,做好“争先创优”。整合资源,进一步厘清审批监管执法界限,打造1-2个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综执先锋品牌,力争在“六化”统筹检查、校园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通道等执法监管“一件事”、智护食安、涉企行政投诉闭环机制等领域有新突破,助推入选最佳实践、揭榜挂帅项目。

(二)以增值化理念全面提升综合执法质效两翼齐飞。一是“六化”统领规范行政检查。制定出台具有奉化特色的规范行政检查实施办法,牢牢把握机构破与立,推动城管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按照行政检查“六化”原则,实行“年计划、月会商、周执行”、“红黄绿”三色等级和“预警提醒”制度,推动“事项、对象、计划”一体统筹,全面落实“综合查一次”,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检查”,减少扰企扰民,优化营商环境。二是“三大举措”增进民生福祉。从“事前-事中-事后-延伸功能”四个维度,深化管执联动、合规指导、普法宣传,不予处罚减轻处罚、综合查一次、三书同达六项措施,争取形成一批有奉化特色的制度性成果, 确保执法既有温度又有力度。着眼民生热点、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方面重大专项执法,有序推进各类执法整治行动,有效发挥行政执法作用。打造更多“执法+增值”法制服务品牌,深化“综合执法进小区”机制,健全违法问题及时发现依法查处机制,变末端执法为源头管控,守牢基层治理底线。三是“双管齐下”规范执法行为。组建新划转领域案件、新业态领域执法办案攻坚团队,形成专项办案意见,缓解中队办案人员压力。每年推行10个教科书执法样板,提升执法人员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及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推进“亮码检查”工作,推动“全量赋码”,推进“查后监督”,倒逼规范行政检查行为。

(三)以更实举措系统推动“三度工程”。一是增强区委区政府对综合执法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大局,放大格局,把综合执法放在整体政府工作中去谋划,自觉在省市区决策部署中找准综合执法的方位坐标。围绕区委区政府“八方面创特色树标杆”主要目标,聚焦主责深耕主业,打造1-2个在全市乃至全省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首创性成果,在全省赛场攻擂比武中争先进。二是增强社会公众对综合执法的认可度。开展“转作风、优服务、树形象”行动,通过“近距离”讲理论,“手把手”传经验,面对面办案子,以上率下,锻造为民务实、担当实干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开设“奉化综执先锋”视频号,宣传系统内正面典型,以身边人激发干事创业热情,逐步扭转城管粗暴野蛮执法的固化印象,树立公正文明依法的综合执法新形象。三是增强系统干部对综合执法的忠诚度。树立基层为先用人导向,加大在一线培养、考察、选拔干部的力度。注重后备干部培养,积极选送年轻干部通过组织部参与区工作专班挂职锻炼。开展季度执法明星、年度优秀中队评选,有意识、有重点地发掘和培树典型,形成“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吃香”的良好干事环境,引导激励更多的年轻干部在综合执法的主战场展现自我、建功立业。

(四)以更大自觉推进“四项创新机制”落地见效。一是深化“周末马路骑行”活动。细化“周末办公”实施方案,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周末进行1次骑行,及时发现街面秩序等问题,根据问题权属派发至责任单位,确保问题限时整改、对账销号。二是持续实施班子成员“一年两次蹲点调研周活动”,注重一线为先、基层倾斜,围绕亲手实操办理一个案子、上街执勤一日、协调解决一个疑难问题、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发现一批优秀年轻干部的“五个一”,切实增强领导班子服务基层、实战实效能力。三是创新片区联合执法机制,将各辖区中队划成4个片区,形成“154N”执法监管一体化运行架构,实现“中队吹哨—片区支援—检查督促—结果反馈”的闭环处置模式,达成片区内信息共通、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效果,推动执法工作流程再造、多跨协同、质效提升。四是用好“公安驻城管”联合执法模式,发挥公安在重要事项执法保障、重大案件办理及行刑衔接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公安+”执法威力,增强综合执法“底气”。

(五)以更严明纪律锻造团结、担当、为民、公正、廉洁的“五位一体”干部队伍。一是团结。全局党员干部要把维护全局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少计较个人得失,凡是有利于工作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二是担当。担当是一个干部的优秀品质,在急难险重面前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杜绝强调个人理由畏手畏脚、犹豫退缩。向最优者对标、同最强者比拼,杜绝“等靠要”拖沓、消除“温吞水”状态。三是为民。为民是作为公务员最起码的要求,一线执法人员始终要怀着朴素情感良知为民办实事。在执法时要区分主观故意还是无心过失,对待那1%的主观故意要坚决打击、从重处罚。对于99%首次无心的百姓要心怀仁慈,耐心劝导说服。四是公正。公正是执法者的必然要求。要端正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夯实执法责任,严格执法监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五是廉洁。廉洁是从政者的底线。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纵深推进清廉综合执法建设,一体推动“三不腐”机制,始终把群众受益、群众满意记在心上,把问题导向、实干导向扛在肩上,把纠治四风、树立新风抓在手上,切实增强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宁波市奉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