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2626L/2024-136040 | 组配分类 | 乡村振兴 | 主题分类 | 其他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裘村镇 | 发文日期 | 2024-02-07 |
裘村镇积极推进“巷遇马头”自由职业者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自由职业者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是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工作平台。近年来,裘村镇坚持信任尊重、团结引导、组织起来、发挥作用的思路,通过“巷遇马头”自由职业者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分类分众施策,强化思想引领,凝聚政治共识,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积极投身裘村镇高质量发展实践中。
依托阵地建设 强化思想引领
“甲岙村到陶坑村的红色步道改造提升工程已经结束,我觉得可以深入挖掘沿线的红色资源,在一些重要驿站、节点等推出相关旅游产品,推动这条线路的发展……”近日,乡村旅游代言人、新媒体创作者、非遗工匠等一批自由职业者汇聚于裘村镇马头村柒架阊门,为近两年裘村镇推出的“红语路”红色旅游线路打造出谋划策。
其实,这样的“头脑风暴”会议在柒架阊门经常上演,参与的自由职业者们汇聚一堂,充分发挥自由职业人员理念新、专业强、视野开阔等优势,在助推产业振兴、民生改善、基层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裘村发展注入新活力。而柒架阊门也成了“巷遇马头”自由职业者实践创新基地的重要阵地之一。“柒架阊门因其地域优势,能有效整合马头帮、酒坊、颐和居、吕杨农场等其他几个阵地,串珠成链、辐射成片。并且也能联合裘村的乡贤会客厅、协商驿站等,形成‘设施公用、资源共享、服务一体’的阵地网络。”“巷遇马头”自由职业者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负责人、裘村镇党委委员吕雪静说。
以阵地为依托,凝聚思想共识,一个个“金点子”在这里滋生,前面说到的“红语路”红色旅游线路的开发就是其中一个“金点子”。“ 红色基因植根于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我们把裘村镇、松岙镇、莼湖街道沿海三镇(街道)的红色脉络进行梳理,以早前黄贤推出的‘重走长征路’为基础,将打造一条内容更为丰富的红色旅游线路。”自由职业者尉汤桥说。菩提岭徒步活动、水墨马头百人长桌宴、“原创裘村”创业创新大赛等多项活动也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扩大了裘村知名度,提升了裘村旅游业人气。
除此之外,“唱支山歌给党听红歌会”“ 喜迎二十大同心跟党走”“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以‘八八战略’思想火炬引领全域旅游”等主题活动也相继在裘村各阵地上演,同时通过开展线上微党课宣讲、读书交流会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自由职业者们为共同目标奋斗的思想引领。
聚焦民生实事 激发社会担当
“我这个工作可太好了,每个月有五六千块的进账不说,还能兼顾家里,真正是工作、家庭两不误啊。”裘村镇杨村村村民杨阿姨说。据了解,48岁的杨阿姨,现在是乡海民宿的一名员工。 随着民宿开业,杨阿姨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乡海民宿,由自由职业者杨国昌创办经营,民宿里各岗位的员工都是该村村民。
杨小姐咖啡店也是该村的一道风景线,店内设施齐全,环境优雅,店内员工也是以村民为主。“不少自由职业者都是裘村的乡贤,他们立足于裘村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创办民宿、引入项目,不仅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吕雪静说。
2023年9月份,位于裘村镇石盆村的“渔你一起”共富工坊正式运营,截至目前,营收40余万元。而这个共富工坊的诞生,和自由职业者们的努力息息相关。“在工坊筹建初期,自由职业者给予了许多针对性建议。正式运营后,自由职业者充分参与了工坊的生产、销售,有效助力共富工坊。”“渔你一起”共富工坊相关负责人说。
“巷遇马头”自由职业者实践创新基地充分发挥自由职业者头脑灵活、社交广泛、平台多样等优势,通过社会化方式,进一步激发自由职业者的自我价值和社会担当。近年来,除了乡海民宿、杨小姐咖啡店外,马头古村餐厅、古法酿酒基地、嗨野露营基地等项目先后在裘村镇落地,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每年可为裘村镇创收百余万,助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不少自由职业者在村老年食堂改造、体育馆建设、资助卫生院和学校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裘村镇将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依托实践基地建设,引导发挥作用,进而扩大自由职业者的凝聚力、影响力。“我们将继续积极发掘、联系、服务自由职业者,鼓励、团结、引领该群体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不断为裘村建设发展汇聚青春动能。”吕雪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