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山水奉城 桃源画境 我区执生态之笔奋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记者 王璐 通讯员 罗亚男

近日,宁波市美丽宁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2023年度美丽宁波建设考核结果的通报,我区被评为“考核优秀区”。2023年,我区持续推进美丽奉化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勇夺全省首批四星级“无废城市”,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位列全市第3,全省第49,相比去年,市里排名提升了3名,省里排名提升了6名。

创新发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这个模式以‘源头治理、数智赋能、多跨协同’为路径,协同推进工农业整治、肥药双减、减污降碳,打造了可视化‘农业+减污’5G农情监测预警系统,构建起肥水调蓄、退水循环、农废回用、末端巡查等常态化机制,基本实现了连片土地农业污染‘近零’排放,大幅改善了下游水质。”区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我区“万亩方”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改革新模式。

此外,我区不断创新实施环评第三方市场增值式治理改革,促进第三方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实现第三方市场标准化、智慧化、便利化、增值化。相关做法被省委改革办、省发展改革委纳入2023年营商环境“微改革”省级项目库。

先行先试,激发美丽奉化建设新动能

2023年,我区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及“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其中,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已通过省级复核,被评定为四星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不断深化推进生态环境教育特色镇建设,大堰镇在2023年第一批低(零)碳乡镇(街道)试点赛马评估工作中荣获A级评估,承办六五世界环境日市级主场活动、2023年乡村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讨交流活动和第二十一届中日韩环境人力资源研讨交流活动。2023年6月5日,箭岭环境学习中心揭牌运营,1051种维管植物、14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汇集于此,整个大堰镇丰富多彩的生命画卷呈现在眼前。

防治结合,环境质量改善实现新突破

我区持续开展扬尘和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VOCs源头替代行动、加快老旧柴油货车淘汰行动以及强化秸秆焚烧管控行动,并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我区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每立方米,臭氧浓度为144微克每立方米,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4.2%,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

我区还以断面水质提升为导向,完成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溯源、监测、整治任务,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强化水生态修复。截至目前,全区16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11个市控及以上地表水环境功能达标率为100%,莼湖入海河流断面降渚溪及三江一级支流均达到考核目标,5个“千吨万人”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此外,我区还深入推进净土清废攻坚,高质量完成大埠青云和中兴2个地块修复治理,全面提升工业固废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持续推进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建设。

创建样板,城乡风貌品质得到新提升

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功能,切实将建设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游、可赏、可感、可知的幸福体验,我区陆续开展了欢乐桃马逐梦线、浪漫岁月寻芳线提升,章胡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仁湖农趣园、高速收费站改建,中山路路面提升,共富风貌驿建设等专项行动。截至目前,明山剡水风景带县域风貌样板区和西坞-莼湖“魅力乡野”县域风貌样板区获评省“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岳林“活力之心”城市新区风貌区创成市级风貌样板区,明山剡水共富专线入选省2023年度第一批共富风貌游线,同时谋划“魅力乡野”等3条游线。

成功创建迎恩、长汀和青云3个未来社区,其中迎恩社区获评引领型未来社区,并入选浙江省2023年第二批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优秀案例。截至目前,已完成5个未来社区建设,惠及28000余人。

生态优先,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

我区全面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调查发现维管束植物1830种、哺乳动物11种、两栖动物20种、鸟类134种,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摸清全区基本情况后,结合“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区举办了“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相‘奉’青山绿水、共‘化’生物之美”为主题的现场宣传活动。还联合学校加强生物保护科普教育,如在锦屏中心小学开设“神奇生物在哪里”的科普讲座和生物多样性DIY手工制作课。同时,积极培育生物多样性体验基地,新增2家市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