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 航天模塑年产值3年翻5.5倍

记者 徐琼 王林威 李婷婷

本报讯  昨天(7号),记者走进位于江口街道的宁波航天模塑有限公司,但见注塑、装配车间的15条生产线“火力全开”,切割、焊接机器人有条不紊挥舞着机械臂,阴模吸附成型设备等各种自动化设备“大显神通”,而在流水线的尽头,汽车门板、立柱等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新鲜出炉”……节后复工半个多月来,200余名工人开足马力赶订单、抢进度。

“全年订单早在去年底就排满了,为了保障春节前后的订单可以按期交付,我们提前做了谋划,备货量比较充足。同时,通过守岗奖、返岗奖等措施,鼓励员工提前返岗。农历正月初九一开工就马上开展招聘工作,3天招了七八十人,目前能百分百满足客户供货需求。”令该公司制造部部长唐伦平记忆犹新的是,去年最忙的一个月,不仅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全部下沉车间,集团其他子公司和配套供应商也调配了数十人前来帮忙。

宁波航天模塑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7月1日,是成都航天模塑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新能源汽车总成,为各大车企不同型号的新能源汽车进行配套。

公司从注册、租厂房、搬迁、组建团队、招聘员工,到实现量产,只用了1个月时间。政企携手跑出的“奉化加速度”,激活了创新发展强劲的“动力源”——成立当年,公司实现产值4450万元;第二年,产值增至6900万元;而在刚过去的2023年,产值达到2.46亿元,同比增长约255.6%。

短短3年时间,产值翻了5.5倍,航天模塑何以迎来爆发式增长?

“在全国新能源汽车迭代升级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我们紧紧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风口,跑进了新赛道,这是关键。同时,公司坚持产品品质与研发创新并重,赢得了客户和市场的认可。”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广重告诉记者,公司在依托成都总部强大技术支撑的同时,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成立了25人的研发团队,并将每年营收的8%以上投入研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发新产品。仅去年,公司就收获了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公司还加强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提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锚定新赛道,航天模塑在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全力奔跑。公司今年第一个月的产值,就超过了去年一个季度的总和。按照目前订单情况来看,保守估计一季度产值可以达到1.2亿元,预计全年实现产值5亿元,在202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前不久,召开了奉化区产业发展暨2023年度经济风云榜颁奖大会,看到约40家企业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隆重表彰,我们坐在台下也非常激动,深受鼓舞。今后,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也能登上经济风云榜,去领奖、站‘C位’!”陈广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