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监管难题如何突破?来看浙江的解题思路

作为“陆域小省”的浙江,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大省,天然的区位优势和充足的资源禀赋,伴随的是与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难度。然而,善战者,求之于势。近几年,浙江积极创新监管技术手段,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强化多方联动,构建闭环机制,在围填海管控、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自然岸线保护等方面,形成了强大的监管威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项目用海用岛监管难怎么破?

“人防+技防”实现监管精准化智能化

2022年和2023年,《浙江省项目用海用岛监管省级实施方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监管工作的通知》相继印发,要求通过“人防+技防”手段提升海洋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构建全覆盖多方位海洋监管体系。

在此背景下,温州市龙湾区、洞头区联合浙江省海洋科学院率先开展电子界桩智能监管试点工作。试点区域根据海域管理要求分类预设监测范围,利用AI识别技术实现历史围填海区域未批先用、超范围用海等疑似违法用海行为的智能识别和预警推送,缩短违法用海行为识别周期,提升监管效率,保障项目落地。洞头区在大门岛增加布设无人值守无人机,通过“AI识别+无人机巡航”模式,实现全天候动态监管,减少用海监管人力物力成本。

2023年至今,浙江沿海五市已有21个县(市、区)开展电子界桩智能监管工作,拟布设视频监控47个,无人值守无人机5台,覆盖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8个视频监控、2台无人值守无人机安装工作。

数据信息集成难怎么破?

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通堵点卡点

为了更好地开展涉海政务系统融合工作,浙江深入推进“智控海洋”应用场景建设,实现项目、数据、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全省海域监管工作数字化转型。

去年,浙江针对当前海域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通过数字化手段,依托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汇聚海洋经济、涉海规划、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态、海洋防灾减灾等涉海数据,建设了“智控海洋”应用场景,推出了治理端和服务端,融合了资源智管、生态智判、海灾智防、海经智研四个子场景。

其中,“资源智管”子场景聚焦海域、无居民海岛、海岸线管理核心职责,突出海洋空间资源“管”和“用”的有机结合,归集了62类93499条海洋数据,开发了疑点疑区、历史围填海监管、项目审批等业务应用和项目空间分析、智能选址、智能识别等实用工具,构建了底数清晰、选址智能、审批高效、监管到位的海洋空间资源智治体系,有效破解了新形势下监管难题。

另外,浙江还采取了加强监视监管频率、建立媒体公众监督制度、将违法用海用岛整改纳入自然资源挂牌督办、建立与用海用岛审批挂钩机制等手段,一体推进违法用海用岛行为监管、整改。

监管整改难怎么破?

构建联动式闭环式工作机制

浙江海域广阔,各类情况复杂多变。尽管监管的技术手段不断迭代升级,但依然存在整改环节的管理难点。要想管得住管得好,对整改环节的及时性、有效性要求很高。

对此,浙江的做法是建立健全协同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闭环管理。在执法机制上,浙江省自然资源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密切联动,开展违法用海用岛“双清零”攻坚行动。通过专项行动,形成违法用海用岛“移交—查处—整改—销号”的工作闭环,逐步形成违法用海用岛处置“动态清零”局面。

对纳入自然资源部通报的违法用海用岛,浙江建立销号台账制度,按照“一卷一档”的要求,对已经完成整改的事项,由市级出具整改完成确认书进行销号,确保整改工作闭环管理。

此外,浙江还充分整合利用技术单位、自然资源所、海洋执法等力量,健全基层一线“人防”监管队伍,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工作机制,努力将违法用海用岛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两个部门联合、一个口径指挥、一支队伍监管……全新的“一体化”运作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降低了海洋行政监管成本,更能集中力量对突出问题“重拳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