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垂直便利”让居民生活更上一层楼

字体:【大】 【小】

Dingtalk_20240422101453.jpg

作为一项利民惠民工程,自2019年我区启动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工作以来,每年都有老旧小区新装电梯,进一步提升居民居住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政策推行5年多来,我区已完成加装电梯33台。但由于个别居民的不理解等原因,加装电梯工作也遇到了不少阻力。今年,区房管中心开始推行“电梯成片加装为主,散装为辅”方案,加快、加大加装电梯覆盖面,让更多人因此受益。本期“民生会客厅”,让我们共同关注加装电梯的现状。

主持人 郑乃婷 袁伟鑫

本期嘉宾:

戴宏辉 区住房管理和保障中心物业管理处处长

鲍黎明 宁波鳞瑞电梯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竺女士 桥东岸路一小区业主

张先生 锦屏街道长汀一苑小区业主

主持人:目前,我区加装电梯的总体情况如何?

戴宏辉:我区自2019年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截至目前,共完成33台电梯加装工作。2024年,争取完成21台电梯的加装工作。

鲍黎明:我们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电梯加装企业,奉化区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是我们公司承担的。今年,我们已完成桥东岸路383幢加装电梯工作,南山路174幢加装电梯工作也即将完工。

主持人:我区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在推进过程中有哪些难点,怎样解决?

戴宏辉:第一,以单元为基础的散装电梯加装工作难度较大。一个单元加装电梯需要该单元全体业主共同同意后才能实施,然而实际操作中经常存在因为一两户居民的不同意,导致加装工作无法推进。今年起,我们将“成片联建为主,分散住宅加装为辅”的工作方案,以一个项目、小区、村社为主体,整体推进,加快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推进。第二,根据宁波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的通知,加装电梯按照每部20万元人民币的标准给予补助。在享受财政补贴后,还结合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和住房公积金的相关政策,减轻群众负担。第三,电梯安装后,后期维护和保养由电梯厂方指派专门负责人,及时提供上门维修,200元以下由电梯保险承担,政府部门引入专业电梯安全检测机构,定期对电梯设施进行检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第四,居民不理解、低层用户不同意安装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此,区房管中心、街道、社区三管齐下,同步开通申请、咨询渠道,采用“竞争式”加梯模式,推出“谁先申请谁得补助”。2024年,只有前8个申请加装电梯的非单一业主项目,才能继续享有每台20万元的财政补助。

鲍黎明:从施工方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施工过程中地下不可控因素较多,会遇到需要更改管网、电缆线、通信设施等线路情况,与相关单位联系后基本上都会迅速解决问题,像自来水、天然气的管线都是不收费更改线路,给我们后续施工提供了便利。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不理解的业主阻挠施工,我们在长汀小区加装电梯的时候,有40几户业主联名投诉,要求停工,街道社区积极进行沟通调节,耐心讲解加装电梯的好处,最终加装电梯工作顺利得意实施。

竺女士:加装电梯后,上下楼方便多了,尤其对于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说肯定好,而且还减少了老年人在上下楼梯时发生意外的风险,下楼遛弯次数变多了。

张先生:电梯安装已2年多了,偶尔会有一些小状况,打一个电话给维修单位很快就能解决,总体还是满意的。

主持人:我区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工作还将有哪些新的变化?

戴宏辉:前两年,我们已经实施了锦屏街道、岳林街道、江口街道、方桥街道的老旧小区排摸工作,共有430个单元适合安装电梯。同时,我们还将把工作重点往溪口镇等地倾斜,提升溪口镇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数量的提升。今年,我区采取成片加装,分散住宅加装相结合的工作方向,集中区域、规模化加装,这是我区今年工作的新亮点。目前,经技术人员和设计单位实地勘察,结合滨海社区(一期)项目地址勘测报告,拟成片加装18部电梯。成片加装将加快一站式审批流程。未来还将把这一模式推进到乡村,发挥村“两委”作用,推进加装电梯落地。

同时,将进一步落实属地镇(街道)职责,进行任务分解,按照“最多跑一次”理念和要求,通过网上审批,限时完成,一条龙服务,缩短审批手续时间。召开审批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推动有条件、附期限的审批创新方式。鼓励社区工作者参与电梯加装工作,对电梯加装成功的社区进行奖励工作,聘请专门的法律顾问,解决加装电梯中产生的矛盾纠纷。

加大加装电梯的宣传力度也是重点工作。我们将通过在各社区发放手册,悬挂条幅,在掌上奉化客户端等新媒体线上线下宣传加装电梯政策。还将组织政策宣传解答和居民协调会提高居民对加装电梯工作的认可度。

鲍黎明:下一步,我们准备进入每个社区,定期定点开展加装电梯宣传活动。同时,加强对加装电梯的质量把控,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确保居民用梯安全。

主持人的话——为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幸福工程,更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在我区的快速推进,有效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通过各方协调合作,让“奉城温度”传递到全区人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