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主客共享 “新”“老”相携 “文旅+”与千年古村共生共建

记者 赵雪雁 何腾涛 邬怡灵 通讯员 江怿

民宿和乡村如何共处?文旅产业如何深度融入乡村,又不至于让乡村在商业化运作下逐渐流失传统风貌?

对于这些问题,溪口镇栖霞坑村“乡村CEO”、沄野和光文旅项目联合创始人陈琳琳有着系统而深远的思考——文旅项目与乡村是水乳交融的共生关系,一时的游人如织不是目的,村庄可持续发展才是长期共赢的关键。

一场“舍近求远”的奔赴

陈琳琳来自福建厦门。离开民宿遍地的家乡,千里迢迢来到异地他乡开办民宿,“舍近求远”的选择背后,并不只是一腔热忱,更有理性的考量。

栖霞坑村位于溪口镇西部四明山区腹地,历史悠久,山乡风情积淀深厚,村民沿溪而居,村落传统格局保存完整,颇有陶渊明笔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之感。

栖霞坑村还是浙东唐诗之路上有名的“桃花坑”,一千多年前,唐代众多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歌佳作,而串联起栖霞坑村、壶潭村等大小村落的栖霞坑古道,则是宁波市内最美的古道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驴友打卡。“我们调研了2014年入驻村庄的首家民宿栖霞山居,发现其经营情况良好。在综合市场、客源、环境、配套等各项信息后,我们团队认为栖霞坑村很有发展潜力。”陈琳琳告诉记者,在文创与民宿行业服务多年的经验给予了她强烈的“第六感”,栖霞坑村独一无二的“质感”深深吸引着她和她的团队,也将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

一段共赢共生的邻里关系

2023年春节期间,沄野和光文旅项目中的民宿、餐厅、咖啡馆等业态同步开门迎客。

团队打造的晚枫、妙夏、植蕨三家民宿均坐落于民居之间,朴拙的外墙、瓦片铺就的屋顶与村庄合二为一。村里闲置的水电站被改造成了集酒吧、咖啡馆、餐厅于一体的综合业态,独特的设计令人眼前一亮,却又不显得突兀。

除了在建筑设计上融入乡村肌理,团队还构想了“去住宿化”理念。“真正的乡村旅行,应该寄情于山水,而非在民宿里刷手机。”陈琳琳告诉记者,为此,团队重点开发了多项文艺体农活动,春可挖笋打青团,夏可涉溪玩水,秋可徒步赏枫摘树莓,冬可赏雪烤火烹热汤,让往来客人在农事与民俗体验中感触山间的四季流转。

民宿、咖啡馆等新业态为村里带来了更多人气。据统计,2023年,栖霞坑村日接待游客最高可达3500人次,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100余万元。在这个常住人口不足200人的小山村里,经营着6家农家乐,26户村民在“家门口”摆摊。

村民王海娜在村口经营着一家农家乐,每逢周末,全家上下都忙得不可开交。“民宿开业后,来的游客更多了。以前我们只卖炒年糕,现在也升级做小炒了,钱袋子越来越鼓。”王海娜一边忙碌一边告诉记者。

支持与引领乡村发展的沄野和光团队获得了村民的信任与尊重。“我们经常被村里的叔叔阿姨‘投喂’油焖笋、笋干、番薯粉丝等。”陈琳琳几乎认识村里每一个人,也感受到了村民反馈给她的热情。

一个“乡村CEO”的新身份

去年11月,陈琳琳团队在村里策划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瓜王争霸赛,成为一年一度全村参与的“大事件”;在村文化礼堂加装投影和音响设备,为村民播放戏剧节目……陈琳琳团队一直致力于保存栖霞坑村原始的乡土气息,努力让村民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今年,陈琳琳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栖霞坑村的“乡村CEO”。“我一直在做村庄整合发展的工作,现在更加名正言顺了!”陈琳琳说。

从2018年项目签约到如今运营,陈琳琳已经“落户”栖霞坑村5年之久。她将厦门老家的房子、车子一股脑儿卖了,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成为了栖霞坑村的一分子。对此,她云淡风轻地表示,此心安处是吾乡,既然来了,至少要干个二十年。

关于村庄的未来,陈琳琳心中早有一张蓝图——整合村里闲置的房屋、土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推动乡村共富,以及吸引更多和她一样的年轻人回到乡村,成为“新村民”。

一个“新村民计划”

在村里的一间美学手作工作室里,美术工艺从业者郑希会正以精谨的笔法描绘着景物。郑希会曾在厦门开办一家专业提供传统壁画绘制、雕塑制作、现代墙绘的公司。去年7月,他在栖霞坑村开设了工作室。“乡村没有那么大压力,我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郑希会说。

除了郑希会,还有咖啡师“雨久”、金工手艺人“阿水”等加入到栖霞坑村“新村民”的队伍中,让原本逐渐老去的“空心村”多了一份年轻与活力。

这正是陈琳琳团队“新村民计划”初具成效的生动体现。

入驻村庄以来,陈琳琳发现栖霞坑村面临着许多传统村落共同面对的难题——空心化、老龄化。“我们要做的,是把更多村民引进来,让农耕文化得以续存。”陈琳琳想得深远。

“我们首先解决的是基础配套问题,随着咖啡馆、餐厅、酒吧一一落地,村里的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返乡定居的‘新村民’生活也更便利了。”陈琳琳说。

与此同时,团队关注着另一个难点——如何让更多“新村民”在乡村养活自己。

每逢双休和节假日,美学手作工作室便一改往日的宁静,“变身”手工课堂,郑希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带领民宿客人或游客用树叶、苔藓等制作出一份份独特的工艺品。通过“嫁接”文旅业务,这些入驻乡村的年轻人发挥各自特长,有了“保底”工作。

对于“新村民计划”,陈琳琳解释:“我们在努力搭建一个共享的平台,让更多向往乡村生活的人可以借助平台实现创业、就业等多种可能,破除返乡门槛,让更多城市人口消除顾虑,踏实、大胆地回到乡村生活,共建乡村联合度假社区。”

相互尊重,彼此支持,交互融合,共建新生……构成了文旅项目与栖霞坑村之间往来关系的底座,而传统村落“逆龄生长”的故事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