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步履不停——金峨村党支部书记周康健的一天

记者 赵雪雁 何腾涛 通讯员 蒋迎

5月16日一早,沐浴在晨光之中的西坞街道金峨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来自江苏省的45位村党组织书记。“欢迎大家来到金峨村!”71岁的金峨村党支部书记周康健在一步一景中,将美丽乡村的发展之路娓娓道来。如同过去31年的每一天,周康健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跟随周康健的脚步行走在如今的金峨村,山上草木葱茏、鸟鸣婉转,山下粉墙黛瓦的楼房成排,花木掩映,金溪蜿蜒。谁能想到,30多年前的金峨村还是一个“山穷水直地薄”的“落后村”。谈起村庄的变化,周康健历历在目。1993年,在当时白杜乡党委的动员下,周康健二话不说,将自己发展势头正盛的企业留给家人经营,由民营企业主转为村子带头人,一颗心扑在金峨的发展上。

“要强村,先富民!”介绍中,周康健多次强调着金峨村的“发展路径”。自他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寻找富民之道。“村里的土地虽然不适合种粮食,但是低山缓坡和酸性土壤是花木种植的宝地。”在敏锐发觉绿化园艺这片蓝海后,周康健率先带头投入30万元种植香樟、桂花,并以实打实的利润鼓励村民种植花木。随后,他带头出资组建村集体控股的花木公司,邀请村民自愿以各种方式入股。随着几番耕耘,花木产业链逐渐成型,他却悄然退股,把致富的机会留给村民。

送走特殊的“游客”,周康健又忙着和几名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谋划举办美丽庭院大赛,加快推动村庄花木产业转型。近几年,花木产业逐渐面临供大于求的发展瓶颈,周康健觉察到了市场的变化,开始推动村庄逐渐走上“互联网+精品花木”的转型之路。走进村民家中,庭院“方寸地”摆满了各色盆景,郁郁葱葱,造型别致,盆景上挂着二维码,扫码就能下单。“希望以比赛的形式引导鼓励村民进一步做精庭院经济。”周康健谋划着,将“小庭院”做成富民“大产业”,让“盆景满村,一院一景”成为乡村旅游的“大资源”。

了解村庄项目建设情况,也在周康健每日的行程中。目前,村里26套联体别墅、中小弄文旅基地,以及集合了老年食堂、培训教室、居家养老服务等多重功能的文化中心均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每次回来都会惊叹于家乡的迅速发展,书记,我也决定回乡创业!”走访路上,20多年前远赴广州发展的村民徐益文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欢迎你回来,村里正需要年轻人。”周康健说。

午休后,周康健再次忙碌起来,走访民宿、农家乐,谋划夏季冷饮节,致力让全域旅游成为村庄接下来发展的着力点。今年4月,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满金峨山头,如期而至的2024奉化金峨杜鹃花文化旅游节,为村里带来了近70万元的收入。花季余韵未消,避暑热潮将至,如何延长乡村旅游的“花期”,是村里谋划的重点。目前,村里已形成“四花一树一枫”的四季风景,拥有6家民宿、3家农家乐,露营基地、咖啡馆等业态孕育而生,集旅游、休闲、度假、养生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链初步成型。“冷饮节要办得有乡村特色,让大家来了还想来。”周康健与“乡村CEO”一起敲定方案,从游乐设施、安全保障、活动预算,到灯光布置、菜品制定,他事无巨细,层层把关,希望以“节”为媒,再度为村庄引来人气。

接待考察团、制定方案、跑工地、谈项目……暮色中,周康健终于结束了一天的“暴走”,暂时卸下一村书记的重任,拥有了一段属于个人的闲暇时光。“我一直很喜欢跑步,运动让我感觉轻松。”换上运动服、跑步鞋,周康健沿着串联金溪五村的跑道一路前行,看着日新月异的村庄,他的心中有感慨、有欣慰、有思虑,也有“放不下”。

三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三十余年如一日的辛劳,周康健收获了鲜花、掌声和荣誉,但他知道,乡村振兴的路还很漫长。“要当好‘领头雁’,肩上的责任很重,我会一如既往,站好最后一班岗。”暮色中,周康健步履不停,如同他带领着的金峨村,在一步一个脚印中,稳稳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