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734263790N/2024-153620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发改局 | 发文日期 | 2024-06-13 |
关于区人大二届三次会议第20240110号建议的答复
奉发改函〔2024〕12号
张露洋代表:
您在区人大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规范化建设运营的建议》(第20240110号建议)收悉。首先对您关心我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表示由衷的感谢根据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新能源汽车15350辆,区域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电开户8307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缺口日渐承压,充电桩管理问题日渐突出,为做好我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助力我区新能源产业高质发展,我们将积极推行以下举措:
一、科学布局规划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落细《宁波市奉化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23-2025)》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我区未来乡村、公路沿线、景区等规划场景充电桩建设进度。我局于3月25日召开区充电桩建设推进会,会同区住建局、区交通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旅体局、区消防大队、区供电公司等相关部门,各镇(街道),区投集团、区名山集团、中石化奉化分公司等投资主体,专题讨论部署2024年我区充电桩建设工作。要求2024年新建公用(专用)充电设施300个以上,其中乡村地区不少于130个。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投运充电桩282个,其中农村地区121个,站点遍布中心镇、公路沿线、加油站、商厦停车场等场所。
二、积极举措推动各类场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老旧小区方面,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由区住建局牵头,以镇(街道)为具体实施主体。小区改造前,由社区向小区居民征求意见;有业委会的小区,通过业委会和业主代表进行沟通,改造时结合小区居民需求和实际现状同步配套完善公用充电设施建设的条件和电网设施。二是新建小区方面,严格贯彻执行照《宁波市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规定》(甬DX/JS 008-2023),要求住宅项目内配套建设的商业服务网点、社区用房、物业管理用房等的按规定比例标准设置充电车位及充电设备,住宅建筑机动车车位均应具备直接装表接电条件。三是公共停车场方面,加快推进交通枢纽、公路沿线、加油站、重点景区、商厦等车流、物流、人流量密集型停车场充电桩建设。今年已建成投运此类充电枪共198把,涵盖奉化汽车东站、溪口滕头景区、鼎盛商厦等区域,能有效缓解我区公共停车场充电需求缺口。
三、加强平台管理提升数智管理质量
一是平台接入方面,加快我区充电桩接入宁波市级充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服务平台统一管理。目前我区大部分公共充电桩项目均接入市级平台,可实现在线对充电场站进行统一监管、监测、运营及运维等。二是智能管理方面,加强科技引领,推进充电站智能化管理。通过道闸绿牌识别监控、充电车位智能地锁、智能计费系统,有效规范燃油车占位、故意损坏充电基础设施等不文明行为。推广充电桩保护系统,通过联网温控器、电压计实时监控充电桩,当充电站的温度和电压超过某一特定值时就会自动报警,并推送信息至用户手机,提高充电设施安全性。
四、加快推动各类政策保障
一是规范运维管理,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对运维监管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经向上对接了解《宁波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已列入市政府2024年规章预备项目,政策出台后将有力补齐监管制度方面的空白。二是创新“统建统服”商业模式,推广住宅小区充电桩“统建统服”,统一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住宅小区的充电桩设施。宁波市住建局拟于近期正式发文《宁波市统筹推动住宅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统建统服”工作实施方案(送审稿)》,文件进一步明确新建住宅小区充电桩、小区更新改造充电桩“统建统服”的具体举措,为解决住宅小区充电难题提供政策支持。具体包括:
1.建立三年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2.支持住宅小区整体加装,内部空间无条件的以“一桩多车、统建统服”,有条件的以“一车一桩”原则配建。
3.适度超前谋划保障需求。新建、改建、扩建或者大修城市主、次干道应当预留充电桩用电负荷和设施设备需求,鼓励应用智能有序充电桩,加强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
4.优化提升政策保障措施。简化优化审批程序,提供金融工具支持,实施政府定价的公共停车场(库)停放新能源汽车当日首次2小时内(含充电时间)免费。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效能
一是落实市级补贴宣传工作。根据《宁波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文件,对新建成投运的急需布局的基础公益保障性充电(不含换电)设施、智能车网互动充放电设施的设备,给予建设投资奖励补贴,标准为不高于240元/千瓦;对接入市级平台的公用和专用充电设施,给予充电设施运营度电奖补,2024年、2025年标准分别为不超过0.14元/千瓦时0.12元/千瓦时。二是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常态化组织村(社)工作人员、网格员以及物业管理服务单位等基层力量,通过走街串巷、“敲门入户”等方式深入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重点场所开展电动汽车消防安全提示,张贴各类宣传资料。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的关心和支持,欢迎随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宁波市奉化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6月13日
(联系人:王海松;联系电话:1350669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