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742197906J/2024-155072 组配分类 重点工作 主题分类 机械制造与重工业,轻工纺织,化工,国防工业,航天、航空,信息产业(含电信)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区经信局 发文日期 2024-07-23

2024年半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字体:【大】 【小】

今年以来,奉化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精神,咬定目标、克难奋进,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半年,全区工业和数字化经济平稳发展,为宁波率先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贡献力量。

一、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绩

上半年,全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奋力拼搏,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实体制造挑起大梁。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完成产值535.2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区属完成产值396.9亿元,同比增长11.8%;烟厂完成产值138.3亿元,同比增长0.5%。累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23.5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区属累计增加值96.8亿元,同比增长13.9%,区属增加值增速列各区县市第1位。

二是产业集群支撑有力。“8100”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八大产业集群全部实现正增长,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58.99亿元,同比增长14.8%,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超过60%。

三是数实融合持续深化。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实现产值88亿元,同比增长16.9%,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56%;实现增加值14.8亿元,同比增长21.6%,增速列全市第2位。互联网软件信息服务业实现营收2.2亿元,同比增长12.2%。

四是制造投资高位提速。上半年,全区完成工业投资30.6亿元,同比增长28.9%,列各区县市第1位;完成制造业投资29.1亿元,同比增长28.6%,列各区县市第3位。

五是绿色发展成色更足。30家企业创建清洁生产企业,7家企业创建申报节水型企业,63家企业通过三星级绿色工厂审核,任务完成率居全市前列。

二、主要做法及亮点

(一)强预警重调度,企业运行取得新突破。实施“五色预警”。突出预测预警先导作用,面向全区750家规上企业实现全覆盖,及时掌握企业亮灯等级变化,协调解决困难,6月较5月132家企业实现亮灯等级下调,红灯和橙灯企业家数已从117家下降至101家,降幅达13.7%。推进“两新”工作。51个企业设备投资项目完成审核验收,兑付奖补资金5110.3万元,助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设备更新迭代。

(二)强智造促融合,数字经济实现新发展。产业项目招大扩容,开展数字经济产业项目招引,头部企业纳入数字经济统计范畴,安馨科技、汤恩科技等数字经济类项目完成落户,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企业数量由102家增加至118家。推动企业转型,完成前期数字化改造企业和项目清单梳理,新排摸本年度各类“数转智改”项目38个,完成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服务商资源池遴选工作,7家服务商纳入区级服务商资源池,5家服务商纳入市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总包商。

(三)强集群稳链条,产业体系得到新提升。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围绕“8100”产业集群,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聚焦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赋能发展,两大集群产值分别增长21.4%、29.8%。迭代升级“工链圈”,根据产业分类举办专项产供对接活动,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活动49期,参加企业近1000家次,新增合作订单5000万元,《奉化区健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支持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获汤飞帆市长批示。

(四)强规划明方向,工地整治展现新成效。强化规划引领,出台《2024年奉化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工作要点》,聚焦布局散乱、工居混杂、效能低下三大问题,形成九个一批重点任务。优化空间布局,以“衣领子”行动为抓手,系统推进腾笼换鸟,完成627.3亩低效工业用地退二优二,提容增效。新增厂房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清退低效企业43家,腾挪流转低效工业用地226.5亩,推进97家企业进入工业控制线内并向“2070”集聚。

三、下步举措

下步,奉化区将对标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目标任务,以“六个方面”为发展方向,干字当头、精准发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创新能力驱动新发展。及早出台《宁波市奉化区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制造业智造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予以“一票否决”,倒逼企业加大投入。及时启动省级人才申报和第二批甬江人才申报工作,分领域、分梯度、分阶段建设卓越工程师队伍。重视中青年企业家传承培养,加大对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全年计划培训企业人才1500人次以上。

(二)聚焦规模结构再上新台阶。围绕“一大一高两新”体系,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积极争取省市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奉化,加快形成优势新兴产业集群。运用好“五色”预测预警机制,对红灯和橙灯企业项目做好协调解决。强化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集群设备更新,提高产业质效。抓好稳增量工作,力争全年大优强企业贡献增量20亿元,小升规贡献增量10亿元以上。

(三)聚焦质量效益培育新力量。强化企业梯队培育,全力支持企业上规模上层级,力争全年产值首次突破60亿元、40亿元、20亿元、10亿元企业各1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新增规上企业50家以上。

(四)聚焦数实融合抢占新赛道。积极开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引培和扩容纳统,力争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企业突破150家。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主线,多措并举推进“两化”融合,力争全年打造省级以上数字化改造标杆项目4个、市级数字化车间项目6个、区级数字化改造项目50个,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五)聚焦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全速推进西宁线区块、张家区块等工业用地整治,全年力争重点推进800亩用地改造提升,300亩用地腾挪流转。持续开展低效企业整治攻坚行动,全年力争完成150家高耗低效、120家“低散乱污”、30家以上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的整治工作。全速推进企业绿色化转型,力争新创建三星级绿色工厂50家。

(六)聚焦产业生态实现新跃升。整合平台和人力要素资源,构建问题收集、流转、解决、反馈闭环机制。开展产业链专题对接会,全年力争举办“工链圈”产供对接活动60次以上,参与企业2000家次以上。组建5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面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绿色发展企业、数字化改造等企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为企业项目注入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