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共同的家底”奉化区六项“衣领子”行动之“品质提升行动”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
8月21日上午,由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实施的“事关共同的家底”奉化区六项“衣领子”行动之“品质提升行动”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会上,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党委委员马辉,区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四级调研员傅辉球,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毛立明,宁南新城开发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党工委委员杨松分别就“品质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亮点及下步计划作简要介绍。
提升城市品质是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自品质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区住建局完善体制机制,以点扩面,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城区风貌品质方面,完成西坞中医院西南侧口袋公园建设、东江(西坞小学-高楼张村)滨水绿道改造提升,累计新增绿道9公里。同时,打造“三纵两横一廊多节点”城市夜景,完成主城区亮化提升工程和溪口夜间品质提升工程,整治提升宝化路、城基路等11条道路照明。提升设施服务品质方面,通过完善城市、社区两级公服配套,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品质和人民群众幸福感。城市级层面启动江口中学迁建工程(一期)、西坞中学教学楼新建工程等14项优质公共资源的建设工作,完成金茂广场建设、宁波湾文体中心2个重点工程,大量新建项目不断落地,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社区级层面完成长汀路、祥和路、法兴路等5条交通地块配套道路、20项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7个居家养老服务机构、9个标准化老年食堂、3个共富风貌驿等建设,逐步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提升乡村生活品质方面,完成6个垃圾分类典范村申报,17个农污续建设施加快建设、15个农污新建改造设施启动实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97.9%。同时,推进大堰镇整镇重整项目建设,加快创建“云上连山·竹韵原乡”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岩头村、箭岭村、后畈村、大堰村4个特色村),创建面积65平方公里。提升交通路网品质方面,对外,完成S203省道奉化金峨至应家棚段公路工程,奉化与宁波市区的距离更近,道路更畅通。对内,整治提升前方路、金海路、金钟路等城区重点道路,前方路8-13米拓宽到36米,双向两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区内交通便利程度进一步提升,道路形象与宁波中心城区进一步接轨。提升城市韧性品质方面,新增20个居民小区消防通道视频监管系统,建立400个充电驿站,推广安装共1000套“一键报警”联动装置,新增679台“加芯赋码”电焊机,消防、安防等配套设施升级更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下步,区住建局将进一步巩固扩大品质提升行动的成果,紧密结合会议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品质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区交通局着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攻克S310四明路东延、滨海大道改扩建(滨海新区段)等项目管线迁改、涉铁施工难关,政策处理工作平稳有序;S203省道奉化段二期建成并通车,S312连山快速路一期隧道贯通(共同富裕“镇镇通三级”关键节点),在建项目进展总体顺利。目前超额完成多项民生实事工程,国省道提升计划12公里,完成18.778公里,完成率达156%;农村公路新改建计划6.6公里,已完工2公里,剩余4.6公里即将于9月底完工;公交候车亭计划8个,完成11个,完成达率138%;轨道接驳线、公交线路优化计划5条,完成12条,完成达率240%。未来,区交通局将进一步补齐交通路网短板,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坚持统筹推进,持续梳理项目问题清单,及时分析、及时协调,确保项目按计划节点推进。
区农业农村局持续深入践行“千万工程”,品质提升行动开展以来,首先着眼稳产、保供。稳产主要在保障粮食耕地面积,完成种植18.87万亩(小麦种植2.8万亩、早稻种植3.82万亩、晚稻种植8.8万亩、旱杂粮3.45万亩),完成高标农新改建1.15万亩。保供方面,播种蔬菜3.2万亩,收获水产品9.86万吨,上半年生猪出栏量达7.95万头,同比增长79%,增速全市第一、出栏量全市第三。其次,项目引领产业升级。市级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先导区正式投产,区农业产业研究院将于近期挂牌运行,农产品加工科创园区预计10月可投入使用,省五星级农事服务中心进度超80%,水蜜桃文化博览园项目已启动建设,竹产业园、渔港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精品花卉展示交易中心、“共富方舱”产业园前期工作正在加紧推进。同时,全面推进和美乡村示范村、示范镇创建,启动建设18个环同山和美乡村示范带第一批项目,新启动5个未来乡村、6个艺术赋能村、2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清理各类垃圾1856吨,拆除农田破旧棚屋920处,统一建设提升管理用房92座。实施低收入农户六大共富帮扶行动,推出项目建设岗位和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新增来料生产加工点位52个、带动从业人员1017户,落实项目建设岗位117个,开展农业产业项目182个,上半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市首位。同时,推进13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立项入库,完成73个村抱团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7个,总投资2.27亿元,全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664亿元,同比增长5%,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达到76个。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培育“十路人才”新农人。引育乡村“CEO”9名,完成培训高素质农民143人、实用人才458人,新增农创客160人。下步,区农业农村局将聚焦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打造和美乡村典范样板、深化强村富民机制模式,全力推动农业产业研究院、农产品加工科创园等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性的农业领域标志性成果加速落地。
行动开展以来,宁南新城开发建设管理中心大力推进品质提升的同时,不断实现平台提能和烟火气提升,全力打造了“枢纽南门户、高端医疗中心、TOD活力商圈、新兴产业高地、优质办学样板、美丽都市田园、高端社群之家”七大IP。高品质打造公基建基础配套。完成品质提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17.6亿元。同时,建成山隍北路、方浦路等6条交通主次干道约2.7公里,完成儒江路跨剡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首件承台浇筑,下下王渡路(方浦路-鄞城大道)道路工程规划方案基本完成,启动总长约9.3公里县江及其支流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四明路-山隍路)建设,打造滨水步道和慢行步道、提升景观绿化和灯光照明。打造新城特色。搭建“粉酷之城”、精灵鸟乐园等特色场景,建成中心湖及周边景观绿化,面积约4.55万平方米;投用的宁南新城首个TOD地标综合体—宁波金茂广场,开业首日客流量超8万人次,目前客流累计60万。导入培育高品质特色产业。引进沣华医药、唯皓防护等总部经济和工业项目39个。此外,宁波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即将完工、琎琳站生活配套服务中心完成85%建设进度、金融岛北九年一贯制学校顺利开工。下步,宁南新城将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新城功能配套、链接新城特色资源、优化新城产业布局,持续实现平台提能和烟火气提升。
编辑 王艺璇 校对 卓江安 终审 宗发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