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7301489204/2024-155880 组配分类 重点工作 主题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岳林街道 发文日期 2024-08-23

小巷里的“假日学校” “带娃”不用愁

字体:【大】 【小】

八月的骄阳,绽放整个季节最耀眼的光晕,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生机勃勃的绿苗正无限生长。为让社区小朋友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充实的暑假,奉化区岳林街道桃源社区关工委开办“七彩假日在桃源 斑斓时光正少年”“假日学校”小课堂。桃源社区关工委面向广大“五老”与青少年招募一批有兴趣、有特长、有专业的“老关”和“小爱”志愿者,成立桃源社区“假日学校”小课堂辅导员志愿者队伍;以走访、问卷的形式深入调研“假日学校”小课堂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出包括安全教育知识讲座、科普作业辅导、科技手工制作、非遗灰汁团制作、奉化博物馆研学等多元化“假日学校”小课堂,以“托”加“管”“学”“玩”的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丰富社区小朋友的暑期生活。

法治第一课 与法“童”行 

“我们要不要出于从众的心理孤立、霸凌同学啊?”“同学们,大家知道多少岁就要负法律责任吗?”为进一步提升“假日学校”办学质量,推动“假日学校”常态化、规范化、精品化发展,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桃源社区关工委特设“法治第一课”“与法“童”行•做懂法守法少年”活动。

活动中,社区民警和法律专业志愿者巧用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哪吒”人物特点,通过动画视频、互动小问题等方式,让同学们对校园霸凌、法律知识有了全新的认知,明白了每个人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个人的合法权益都受到法律保护。

“这可是解决了我最大的问题。”家长苏女士说,每年暑假她都发愁,作为双职工家庭,夫妻俩都要上班,但孩子放假在家又没人管,要么跟着父母去上班,要么就送到朋友家,连孩子自己都感叹是“流浪的燕子”,社区开设“假日学校”以后,她就不用发愁孩子的暑假问题了。

制作月球车 点燃科技梦

“哇,我的月球车跑起来了!”“我的跑得快!”当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月球车在太阳下滑行起来时,小朋友激动地欢呼雀跃,不敢相信自己制作的东西居然真的能动起来。

活动现场,为丰富少年儿童暑期生活,进一步激发少年儿童的科学兴趣与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了宇宙的奥秘,认识太阳能月球车,并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原理。经过生动的理论讲解后,志愿者为小朋友分发了制作太阳能车的材料包,带领他们亲手制作一辆属于自己的太阳能月球车,小朋友们小心翼翼地组装车辆骨架、安装马达、轮胎和太阳能板,最后连接电路,一辆简易的太阳能月球车就制作完成了。

科学启迪智慧,科技创造未来。此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少年儿童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种子,为他们未来的科技梦想插上了翅膀。

传承非遗文化 乐享多彩暑假

“新米做的灰汁团让人看了口水嗒嗒流”。桃源社区关工委邀请辖区非遗老师—周春磊给萌娃们带来“奉化非遗美食—灰汁团DIY制作初体验”。课上,周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灰汁团的制作方式。小朋友们亲手捏出一个个造型美观的灰汁团,并在盒子上抒写对家人美好的祝福,还将有爱的美食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非遗漆扇,是我国传统非遗项目,以中国特产天然“大漆”作笔,以清水为画,以其精美的画面和独树一帜的制作工艺著称。活动中,小朋友们首先将自己喜欢的漆料滴入水中,轻轻搅动水面,让色彩自由晕染开后,水面的漆色形成了变幻莫测的美妙纹理,随后将扇面缓缓浸入水中,通过灵巧的旋转与提拉动作,扇面上便有了色彩斑斓的图画,一把独特的漆扇便呈现在眼前。孩子们纷纷表示,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扇面在水中展现出美丽的色彩,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奉化非遗传承人周春磊说表示,“今天的活动,让小朋友们品尝了宁波老底子味道,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在假日学校期间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小巷圆桌会 “小爱”言“童”事

“希望大家在小区公共场所不吸烟、不制造二手烟。”“乱丢垃圾是不文明行为。”“小爱”们在实地参观岳林公园的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所见所闻,列举出公园内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以“一米高度”的独特视角对改善社区不文明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动参与到文明社区创建中。

“关注身边事,关心身边人,关切身边环境,让孩子们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积极为桃源发展建言献策,在实践研究探索中获得成长。”桃源社区党委书记梁宁说,用童眼看桃源、用童行爱桃源,社区将继续鼓励孩子们做好社区治理小小智囊团,充分发挥小主人的职责,共同构建更美好、更可持续发展的儿童友好型社区。

奉化区岳林街道桃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社区关工委积极整合辖区学校、驻地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资源,以服务社区青少年为宗旨,做到“队伍组合联谊化、团队管理社团化、工作运行项目化、服务开展专业化”,把青少年工作和基层社区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凝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提升青少年融入社区、参与社区实践活动能力,持续为深化“家园爱”添砖加瓦,贡献社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