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广发动 齐参与 我区各社会群体积极参与“我们的家园”建设

记者 毛超峥 通讯员 郑行娜 吴起

本报讯  今年3月,我区升级打造共建“我们的家园”2.0,在各地各部门的广泛发动下,各社会群体积极参与。随着建设的“锣鼓”日益紧密,全区基层治理的氛围也愈发浓郁。

自2019年5月落户我区以来,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的数千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融入奉化,服务地方,于2023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志愿者学院暨奉化区志愿服务研学基地。各学院还根据专业特色组织了特点鲜明的志愿服务队,如食品学院与健康管理学院就“全龄友好,营养健康”这一命题,与锦屏街道春晖社区、长岭社区以及萧王庙街道青云村等村社开展结对,组织形式多样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今年1月至6月,累计帮扶点位70多个,共计服务1800余人次。除了主动下沉服务,该校学生还通过所学所长为乡村振兴贡献心力,中药学院与尚田街道达成结对合作后,发挥专业科研优势,通过配制科学的药方,为当地的畜牧养殖增收助力。

妇女群体是深入推动“我们的家园”行动的中坚力量。在莼湖街道,由1682名渔村妇女组成的“蓝海渔嫂”团队通过聚焦渔民家庭的特殊性,围绕困难家庭结对、家庭矛盾排查化解、家庭美德宣讲等内容,开展渔嫂互助会、“渔嫂来说亲”公益红娘等8个公益项目。自启动“我们的家园”2.0以来,区妇联围绕“家园正”“家园和”两项重点工作,广泛发动全区妇女积极参与到“我们的家园”建设中。“江阿婆”共富工坊负责人江杏飞一直致力于通过助农帮销的方式,提升农户收入,今年,她与萧王庙街道云溪村、林家村等5个村签订“共富框架协议”,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老年人是“我们的家园”行动的主要帮扶对象,而奉化区银辉志愿者联合会的退休党员干部却主动转变身份,将“银发白”变为“志愿红”。该联合会以锦屏街道和岳林街道为“主阵地”,开展了志愿服务、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老龄群体在奉献中收获价值和快乐。锦屏街道阳光社区目前共有常住居民2938户,在册党员206名,其中多数为退休党员。今年,该社区充分发挥银辉“六爱”志愿服务大队的退休老党员资源,将社会组织引入基层治理。除了每月15日的“家园日”活动,每月10日、22日,银辉“六爱”志愿服务大队分别举行“陌上花开”公益红娘活动和助老“22微问诊”活动。其中,“22微问诊”活动是2022年由志愿服务大队内的退休医生发动组织,为社区老年居民免费提供测血糖、量血压、健康咨询等,每年服务近千人次。

自升级打造共建“我们的家园”2.0以来,我区各社会群体反响热烈,主动投身到“家园日”“家园爱”“家园礼”“家园正”等9大家园模块建设中,实现了基层自治从“站着看”到“一起干”的惊喜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