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制造业智造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一、起草背景
该文件的制定源于对中央、省、市战略部署的积极响应和奉化区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当前,国家层面将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市委市政府明确建设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目标,并配套了“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等具体规划。在此大背景下,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甬政办发〔2024〕26号),为各区县提供了行动指南。
奉化区正处于建设美丽滨海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亟需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创新化方向跃升。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国及省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严格对标市级文件要求,并结合区委、区政府的战略布局,特制定本意见。其核心目的在于破解当前产业发展的瓶颈,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是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这“四链”的深度融合,为奉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二、主要内容
该文件围绕奉化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目标,部署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现代化产业新格局:文件首要任务是打造具有奉化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这包括重点发展“一大一高两新”(大健康、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既立足本地优势产业转型升级(“8100”特色产业集群),又积极培育生命健康、空天信息、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为确保产业空间高效集约,文件提出实施“2070”规划建设导向,通过工业区块控制线刚性管控和专项规划,引导新项目和存量项目向园区集聚。同时,明确了产业发展导向,强调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大研发投入,坚持“亩均论英雄”效益评价,并强化产业准入管理,鼓励先进、限制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在招商引资方面,特别聚焦优质外资项目,给予引进奖励支持。此外,大力支持产业有效投资和设备更新,鼓励参与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对设备投资、产业链标杆项目、数字化车间建设等给予支持,并鼓励项目加速开工投产。
二、强化数字经济创新引擎:文件将数字经济作为驱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一方面着力培育数字经济领域的骨干企业,对入选省级榜单的企业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鼓励建设5G全连接工厂、各级数字化车间,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文件还注重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如智能制造服务公司、云平台和“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供应商,以加强技术服务支撑。同时,积极打造数实融合标杆,鼓励企业申报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优秀场景以及省级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等示范项目,树立行业标杆。
三、激发产业创新内生动力:文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支持建设各类高能级科创平台,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孵化器等。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特别是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三首”(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开发推广。文件还关注科技型企业培育,支持规上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建内部研发团队,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总部、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开展技术合作、建设创新联合体和技术转移中心,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四、梯度培育优质企业主体:企业是实施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文件提出分层分类的企业培育策略,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对首次入选榜单、营收规模上台阶的企业给予支持,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企业可获额外奖补,并鼓励申报宁波市“大优强”培育企业。同时,激励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服务型制造和工业设计中心。在资本助力方面,深入实施“凤凰行动”,支持初创型、成长型科创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挂牌上市和并购重组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推动绿色集约可持续发展:文件将绿色低碳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支持企业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国家及省市级绿色工厂、零碳工厂,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并鼓励申报国家各类循环经济和环保试点示范。强力推进“腾笼换鸟”攻坚行动,改造低效工业区块,鼓励申报市级工业区块改造和“工业上楼”标志性项目、存量腾挪入园项目,并支持企业在符合规划条件下通过提容改造(如拆建、改扩建、加层、利用地下空间等)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且不增收土地价款。此外,支持提升小微企业园能级,将其纳入绩效评价并对获评星级园区给予支持。
六、夯实质量品牌标准基础:文件认识到知识产权、质量、品牌和标准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强调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工作,包括高价值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水平保护、高标准服务管理及人才培养。在质量与标准化方面,着力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支持“品字标”等认证,推进标准化战略,鼓励参与标准制修订、设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支持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双碳”、“绿色”产品认证,深化GM2D应用和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七、优化要素资源精准配置: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地,文件着力强化关键要素保障。人才方面,支持引育科技领军人才、制造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对入选区级“凤麓英才”项目、“奉化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给予分档支持;同时聚焦培养卓越工程师队伍,支持国家级、省级工程师协同创新建设点和实践基地。金融方面,创新构建“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支持政策性融资担保;鼓励政府产业基金和市场化机构加大产业投资;创新“科技贷”手段,加强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服务方面,加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行业协会和数字经济促进会开展服务,鼓励企业导入先进管理、拓展市场(如参展支持),打造“工链圈”平台完善产业链服务。用地方面,优先保障符合“一大一高两新”及未来产业目录的优质项目用地需求。智库方面,支持优秀智库机构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创建、产业集群建设等提供战略咨询。保险方面,鼓励企业购买研发费用损失险、知识产权海外侵权险、再制造产品质量责任险等全链条保险产品,分散创新风险。
解读机关:宁波市奉化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政策咨询联系人:孙毕永
咨询电话:0574-89286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