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0671U/2025-111664 | 组配分类 | 计划方案 | 主题分类 | 卫生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局 | 发文日期 | 2025-01-03 |
奉化区卫生健康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思路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打造县域医疗服务中心
一是公立医院跨越发展。全区在建省厅级重点学(专)科1个、市级重点学(专)科12个、县区级龙头学科10个;全年省级科研项目立项15项,创历史新高。“沪U健康”女性大讲堂、奉麓书院国医讲堂等名家学术讲堂相继启动。创新“群师带群徒”中医药人才培养奉化模式,入选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典型案例。二是医疗资源迭代优化。区医疗健康综合体项目、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项目如期推进,锦屏、西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10家村卫生室新改扩建提前完成。三是“奉医聚才”不断深化。引进医学类人才85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1名,招录定向本科培养生25名。
(二)打造公共卫生健康标杆
一是传染病防控能力持续提升。继方桥街道创建省级无结核街道后,新增市级无结核街道2个。二是慢病防治能力不断加强。建成慢病一体化门诊2家,莼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专科医防融合建设案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三是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区心理健康诊疗中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成投用。四是健康浙江考核连续六年获评优秀。打造“种子讲师”“奉话健康”“实践体验”三大健康教育品牌,《打造健康教育品牌 共筑全民健康之路》入选全国基层健康教育“闪亮名片”。
(三)优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一是夯实基层医疗网底。实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全覆盖,完成社区医院市级评审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诊室星级化建设4家,建成区级特色专科2家、市级特色专科2家。强化“一站式”闭环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市领先。开设“大雁”流动医疗专线,开展全程化医疗服务,推动流动医疗服务全面升级,获评“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第四届浙江省“敬老文明号”等荣誉。二是完善急救服务体系。新建急救点7个,全区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由14分钟缩至11分钟以内。成功完成心肺复苏1例,实现“零”突破。推广急救急诊数字化应用,救护车5G智能一体化改造达85%。在公共场所购置AED135台,实现全区每10万人口配置数40台以上。三是血管疾病诊断水平大幅提升。抽调1名骨干医务人员到溪口医院,选派8名医务人员进修,新建DSA团队2个,开展介入手术25台次,取得良好效果。
(四)塑造全龄友好“奉化模式”
一是托幼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增普惠托位816个,新增托育机构16家,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办公立幼儿园1-2岁托小班。全区首家公建公营托育园年底建成,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加快推进。二是托育服务内涵进一步提升。创新“医育结合”模式,推广“国医育宝娃”“健康体检入园”行动。建成投用4家“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开发上线全区智慧婴育照护服务系统。三是老年健康支撑体系进一步健全。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开展安宁疗护服务,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评估完成率122%。
二、2025年工作思路
1.加强系统党的建设。以“奉医红”党建品牌为总抓手,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三条主线,开展党建引领、党员领跑行动,推动党员示范岗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深化“奉医向党·千医巡诊”活动;规范民营医院党建。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线上线下相结合”监督模式。深化公立医院“一院一品”廉洁文化建设,持续推进医疗乱象整治,强化行风作风建设。
2.激活“医学高峰”品牌效应。强化名院名科名医建设,推进高水平县级医院“七大行动”,紧抓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持续擦亮浙东肿瘤诊治中心、中医诊疗中心、妇科疾病诊治四大学科中心等高峰品牌。深化“奉麓名医”工程建设,推进区级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
3.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探索基本公共服务新模式。着力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探索“固定+流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构建15分钟医疗服务圈,持续打造“一院一品”特色专科。
4.擦亮全龄友好“奉化模式”。打造“家门口”普惠托育服务圈,优化点位布局,全力构建托育服务多元体系。提升服务内涵,深化托育机构“医育融合”服务。扩大宣传力度,借助托育服务宣传月,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积极推进老年医学科、安宁疗护病区建设,丰富老年医学服务模式。
5.共绘健康奉化新蓝图。实施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健康奉化24项行动实施,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推动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发展,积极推进卫生村向健康村转型升级。推进医防协同融合发展,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提升传染病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