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王羲之IP” 六诏村以文旅建设驱动乡村振兴
记者 邬怡灵 毛豪力
本报讯 “今年,六诏村将重点打造‘墨池’整体景观,预计3月施工完成。”溪口镇六诏村党总支书记俞鹤说。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六诏村,村中景点“墨池”周边的老居民房焕然一新,原本的木结构老屋变成了由红砖砌成的新建筑,建筑主体结构基本修缮完成。
六诏村是一座千年古村,沿剡溪分布,整体呈狭长形,村中古树参天、古桥横卧、古宅静立,潺潺溪水映照着“诗意江南”。如何发挥村庄优势,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是村干部正在探索的新路。“六诏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希望通过文旅融合,让历史文化真正‘活’起来。”俞鹤介绍,去年,六诏村依托“王羲之隐居地”“剡溪九曲”“唐诗之路”等文化元素,确立了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
六诏村相传是“书圣”王羲之的隐居地之一,村中的“墨池”,传说是当年“书圣”研墨、洗笔的地方。去年11月以来,六诏村村集体投入200余万元修缮“墨池”周边老旧房屋,并与宁波文创团队成立文旅公司,共同打造研学基地,推出“王羲之IP”。
此外,该村还联合省内高校与文化机构,规划在永镇桥边建设“南山书屋”,打造集书法研学、文化展示、旅游体验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
目前,“墨池”周边整体景观提升已完成80%,建筑主体修缮完毕,即将进入软装阶段。“南山书屋”也已完成设计规划,计划下个月正式开工。“届时,我们将形成从‘南山书屋’到‘墨池’‘鹅池’的文化游线,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书法文化展示。”俞鹤说。
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同时,六诏村也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庄人居环境。近年来,该村完成了村口景观改造、进村道路拓宽及硬化、古街铺设及风貌改造、古桥公园建设、文化礼堂修复、旅游公厕建设等项目,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不仅要吸引游客来打卡,还要让他们愿意留下来,深入体验六诏的文化魅力。”俞鹤表示,下一步,六诏村将结合村中玻璃温室大棚等农业资源,探索农业与文旅的深度结合之路,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文旅名村。